阳光体育网已经有 741 个完全中学开通了学校网站

新余市第十六中学

新余市第十六中学简介 新余市第十六中学创建于1956年,原名水西农业高中、水西五七中学、渝水区太和圩中学(太和圩农村职业高中)。2001年3月,新余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其更名为新余市第十六中学。2001年11月,新余高新区成立,新余市十六中成为新余高新区直属重点完全中学。 校园规划用地200亩,学校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文化氛围浓厚,是学习求知成才的理想场所。2005年新建了一栋雄伟的教学大楼,可容纳学生3500人,2005年下半年学校装配了三个多媒体教室,三个电脑机房,两个多功能厅。购置了大量的教学软件。2006年又新建了一栋可容纳学生1500人的公寓楼,2012年又新建了一栋可容纳3000多学生用膳的食堂,学校硬件设施居全市前列,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教育教学手段。十六中现有在校学生1800多人,其中高中生近340人。 学校拥有一支热爱教育、素质较高、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职工172人。67%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近80人。 学校新一届班子成员以“育成优秀的人品,铸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开创现代、开放、文明的教育氛围为治校理念,恪守“修德、启智、求真、创新”的校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思想,为选择十六中的学生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生活的场所。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牢固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把“修德育人,全面发展”作为办学宗旨,推行“个性张扬,学有优长”的办学策略。

巴中市巴州区第六中学

巴州区第六中学是二OO二年五月经巴中市教育局批准“巴中市经济贸易学校”基础上成立,开始从事普通中学教育,通过向职工集、社会借、银行贷等办法积累资金二千万元,新征土地三十亩,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师生食堂、塑胶运动场等,学校现有建筑面积279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9700平方米,学生宿舍4600平方糖,教师宿舍12000平方米,师生食堂1600平方米;学校设施设备完善,有教室56间,理、化、生实验室5间,语音室2间,阅览室2间,画室2间,音乐室、舞蹈室各1间,教师办公室 间,会议室3间,有250米环形塑胶跑道,标准篮球场4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现代教育设备齐全,有微机室 间,电脑170台,多媒体教室7个,开通了校园广播和 网,学校重要部位安装了技防监控系统。学校现有在校学生6800人,其中初中46个教学班,3460人,高中42个班,3340人。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安全保卫处、教科室、招生办、体卫艺处八处室,党群设党支部、工会、团委。现由周邦安任支部书记、校长,罗刚、冉隆国任副校和工。 学校管理严谨,校风好、学风浓,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初中教育已进入城区同类学校前茅,高中教育在全市高完中成绩突出。学校于二OO一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二OO四年被市教育授于“信息技术示范学校”、“合格高中”;二OO七年被区教育局授于“校风示范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于“市示范性高中”;二OO七年被市文体局授于“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二OO九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巴州区第六中学原属巴中市粮食局主办,经二OO七年市政府二届十二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将我校划归巴州区人民政府管理,成为巴州区一所公办学校。学校将以“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指导,以“积本图强、中正和美”为培养目标,全力将其办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严谨,市民满意的巴城名校。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实验中学

省级标准化高中 榆林实验中学是榆林市教育局直属完全中学,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位于古城榆林西沙中心,四面环街,面对市政府,西靠火车站,南临汽车站,地理位置优越,学习生活条件便利。校园占地178亩,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环境幽雅,是理想的学习场所。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拥有全市中小学最大的标准化操场,医务室、澡堂、小卖部、文具店、洗衣店等后勤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实行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以“厚德博学,自强创新”为校训。在“质量立校、管理兴校、教研强校”办学宗旨的引领下,在“以人为本,以校为家”、“团结、爱校、服务、高效”的管理中,确定了“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和“全员发展、创造成功”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以“管理严、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校成立了篮球队(师、生)、田径队、足球队和声乐、舞蹈、美术、机器人等兴趣小组。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体操比赛、篮球联赛、拔河比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机器人比赛。隔年举行艺术节(才艺展示、文艺汇演、书画展等)、科技节(小制作、小发明、网页制作、科技知识竞赛等)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张扬了个性,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激发了科学梦想,丰富了校园生活,培养和提高了团结协作精神,使师生更加快乐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