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网已经有 7368 个学校开通了学校网站

姚市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姚市九义校坐落在安岳县东北边陲,与潼南县、遂宁市接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校建有乡镇级一流的教学辅助用房、设备设施和运动场。学校现有在职人员94人,其中有市、县骨干教师8人,退休人员53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回顾过去,学校的可喜成就得到了上级的褒奖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展望未来,“姚九人”的奉献与开拓精神将换来乡镇级一流九义校的奖牌和口碑。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

以世界文豪郭沫若先生英名命名的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坐落在巍峨俊美的二峨山麓、江水滔滔的大渡河畔——乐山市沙湾城区。学校创办于1957年,初名“乐山县沙湾初级中学”,1996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四川省沫若中学”; 2003年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创建为“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学校是沙湾区现有的唯一一所普通高中,是全区的窗口学校之一。 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学生2700余人,教职工183人,师资力量雄厚,其中高级教师53人,一级教师56人,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0余人,获省、市、区荣誉称号50余人。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环境日益优美,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学校占地115亩,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7893平方米。继2003年投入2650万元,创建成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后,每年经费投入递增,学校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投资800余万元建成教学大楼“启智楼”和3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投入70余万元采购笔记本电脑170余台,全部配发给一线教师实现电子备课;投入130余万元安装电子白板,45个班实现“班班通”;投入200多万元实施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等10大系统的数字化校园。 近年来,沫若中学始终坚持“全体全面发展、个体优化成才”的办学理念,一直秉承“励志、博学、进取、创新”的校训,切实遵循“教学中心、德育首位”的办学原则,紧紧围绕“弘扬沫若文化、培育创新人才、争创巴蜀名校”的办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沙湾区情出发,科学定位,成功探索出“文化领先、艺体并进”的办学模式,极大拓宽了中下层次学生的成才之路,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已创建(评)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四川省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乐山市中长跑训练基地”、“乐山市女子排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乐山市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乐山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中国西部名校”等。 由于学校办学特色日益突出,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多次荣获乐山市教育局一、二等奖,高考成绩屡创历史新高,连续多年在“低入口”情况下取得“高出口”的成绩: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388人(重本42人),高雨浩以全市理科第2名考上清华大学。2009年本科446人(重本50人),陈显慧被北京大学录取。2010年本科上线596人,吴松以高考622分勇夺乐山市理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2011年本科上线首破600大关,达625人(重本73人)。2013年本科上线561人(重本56人),王钰欢以681分名列乐山市第4名,并考入清华大学;理科考生本科上线万人比达29.5,居全市区县第一名。“高出口”成绩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 近年来,沫若中学确立了“全体全面发展、个体优化成才”的办学理念,成功探索出“文化领先、艺体并进”的办学模式,沫若故里的学子也从此叩开了清华、北大、复旦等名牌大学的大门,艺体生也圆了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梦想。同时出台了高考奖励方案,落实专项资金重奖教师、学生和生源学校,设立升入名牌大学奖。2013年,区财政共支出80万元用于奖励学校教师。该校连续五年荣获全市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近年来已有4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向大学输送近500名艺体本科生, “文化领先”,谱写全面发展新篇章。根据学校优质生源较差的现状,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开设普通班、实验班、火箭班和美术、艺术、体育班,切实满足各类层次、不同特长学生升学需求,有效实现升学人数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将文化基础较好、有潜力的学生在高一结束后按学生意愿实行文、理科编班,学而优者编入文、理科“实验班”,学校整合优秀师资,统一备课、使用教学资源,并对学生实行全员目标跟踪管理。同时,基于全区优质资源少的情况,注重在优生质量上求突破,在高三年级适时组建只有4—5名优生的“小班”,实行“小班化”管理、“个体化”教学。此举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知名度,沫若故里的学子也从此叩开了清华、北大、复旦等名牌大学的大门。 “艺体并进”,走出特色成才新模式。针对一部分具有艺术或体育特长学生很难通过文化考试圆大学本科梦的实际,学校大胆尝试开设了美术班、体育班、艺术班,通过自主培训、专业机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学生艺术、体育素养。为此,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指导艺体班的选拔组建、专业培训机构的挑选、校内培训师资的配备、艺体专业考试的组织和志愿填报指导等。2011年至2013年向大学输送近500名艺体本科生。此举不仅圆了中下层次学生实现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梦想,还为学校的发展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呕心沥血铸高中办学品牌,与时俱进创教育发展示范。沫若中学全体师生员工正在建设四川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的道路上,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自贡市沿滩区沿滩第二小学校

沿滩第二小学校座落于沿滩新城区,是沿滩区委、区政府规划的与新城建设相配套的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小学部于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360人,在编教职工53人。初中部和幼儿园建设已经启动,预算投资1.2亿,预计2016年秋季招生。建成后,学校占地面积将达到130亩,幼儿园12个班,小学部24个班,初中部36个班。 学校在建校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一年全面奠基,三年实现转型,五年初显特色、十年创建品牌”的工作思路,确立了“诗书教育”的办学理念。我们的诗书教育,就是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育学生传统美德和美好情操。 我们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了经典诵读、版画、陶笛、中国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培训和活动,开设了16门校本选修课程,每周星期五下午开展活动。我们还聘请市内著名的老师担任音乐、版画、武术、科技等校外辅导员,并着手编写《经典诵读》和《版画》校本教材。 建校短短三年,优良校风逐步形成,诗书教育特色初步显现。我校被命名为“自贡市艺术特色示范学校”“自贡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自贡市少儿美术创作基地”“自贡市青少年武术训练基地”“ 沿滩区少儿版画创作基地”。学校参加各项比赛成绩优异,曾获自贡市诗歌朗诵第一名、2014市“六一”文艺节目选拔第一名、市合唱比赛一等奖、演讲比赛一等奖等成绩。区教育局对学校的综合评估,由第一年的倒数第三名上升到了现在的第一名。 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全校师生将精诚团结,开拓创新,践行“诗书立品格,经典润人生”的办学理念,建设诗书教育特色学校,实现“诗意人生,书香致远”的美好愿景。

高县胜天镇中心小学校

高县胜天镇中心小学校位于高县最北端,与宜宾市翠屏区接壤,座落在风景优美的红岩山下。学校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现有23个教学班(其中幼儿班3个),有师生员工1000余人。目前学校下属两个完小:高县胜天镇福和希望小学校、高县胜天镇得胜小学校;一个村小:高县胜天镇马安小学校;一个中心幼儿园。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设有实验室、微机室、 音乐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建有2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运动场以及校园闭路系统网络、红领巾广播站等,基本满足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团结向上,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以“让每名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个教师走向成功”为办学目标,以“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为办学理念,以“追求卓越、立志成才”为校训,形成了“务实、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严谨、博学、善导、爱生”的教风;“文明、向上、乐学、尚美”的学风。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营造“和谐校园”为宗旨,积极打造“优美、高雅、和谐、洁净”的校园环境文化,现学校布局科学合理,三区分开。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教研兴师”战略,加强了教研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多渠道、多方位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先后承担了县、市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市级卫生先进学校”“市级文明单位” “市级节能减排先进单位” “市科研成果二等奖” “市义务教育质量抽测二等奖” “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二等奖” “县小学毕业调研考试综合质量一等奖” “县园丁杯文艺调演一等奖” “县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 “县目标考核二等奖” “县四好班子” “县先进学校”“阳光体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全校师生将以孜孜不倦的追求去迎接高县胜天镇中心小学校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