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网已经有 7465 个初中开通了学校网站

宜都市潘家湾民族中学

宜都市潘家湾民族中学位于潘家湾土家族乡集镇中心,紧临325省道,东距县城40KM,西至渔关18KM,风景秀丽,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我校服务范围覆盖全乡9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一个社区,总人口16640人。 学校占地面积14980平方米,建筑面积7738平方米,拥有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工宿舍、学生食堂等配套建筑,有250米塑胶环形跑道及运动场,校园绿化面积5690平方米,占校园面积的38%,花坛十余处,名贵花木百余株,2010年被评为“宜昌市花园式学校”,2011年被评为“宜昌市绿色环保学校”。2011年,在已建成的“班班通”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基础上,全部教室更换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专用微机室高标准配备了50台微机,图书室藏书14500册,建有校园局域网并已接入校园宽带。2011年学校被评为“宜昌市标准化创建先进单位”、2012年12月被评为“宜昌市现代化学校”、2013年12月,被湖北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评为湖北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示范学校。 学校以“诚孝勤俭博乐恒新”为校训,坚持“求和谐发展,塑健全人格,育创新人才,创民族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进取”为育人目标,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克难奋进,勇于创新,敢于取胜”的师生风貌。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创新德育评价,开展生活德育的实践与研究,落实德育过程管理,现已形成以“三中心”式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该评价体系整合了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提高了教育效率,学生素质逐年提高。近五年来,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生毕业率每年均为100%。 学校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坚持公平教育,均衡配置优秀师资;学校严格课堂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评价;教师注重因材施教、教法创优、学法指导和培优补弱。近几年来,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自2009年来,学校多次荣获宜都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2月,学校被表彰为2012年度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开展了《农村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验》、《初中学生化学合作学习交流能力评价》等5个宜昌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2009年被确定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点课题“初中化学学业评价标准”实验学校。2013年9月,学校成为湖北省级课题《控制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低效与负效现象研究》和《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子课题学校。 学校办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强调继承和发扬土家传统文化,开设了以《土家文化》和《土家园艺》为重点的校本课程2门,坚持“土家文化”进课堂,坚持“土家园艺”美化校园。学校重视艺体教育,课内、课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素质全面,学校体育达标率历年均保持95%以上,艺体生面试合格率年年100%。2013年12月,学校校本教材被湖北省教研室评为二等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校免费为寄宿生服供被服,学生食堂实行“零利润”经营,学校长期关心留守子女和特殊学生,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家校联系卡、留守子女生活手册加强家校联系,全部电话学生免费拨打。 潘家湾民族中学以朴实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以及良好的办学实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目前,潘中人正以“建成宜昌市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品牌”为目标,努力奋进!

邻水县鼎屏镇初级中学

邻水县鼎屏镇初级中学坐落于鼎屏镇育才巷,位于挞子丘大街与城南佳景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它创办于1986年9月,原址是解放军总参谋部(又称兵站)70年代所修建的旧营房。创建时名为邻水县鼎屏镇民办中学,1988年10月被达县地区行政公署更名为邻水县鼎屏镇初级中学,名称沿用至今。 学校由一所不足200学生的民办学校发展到占地13340 m2,42个教学班,在校生3000余人,教职工153人的一所广安名校。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雄厚,管理一流,校风正,学风浓,质量好。 2005年以来,学校连续荣获邻水县初中教育质量一等奖,升省示范中学人数居全县之首,其中2006年、2010年我校李倩、吴小平同学夺得广安市中考状元。

沁阳市实验中学

作为我市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学校,沁阳市实验中学历经近30年沧桑风雨和艰苦奋斗,如今已成为我市基础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该校以“焦作领先,河南一流,创建全国名校”为目标,谱写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进取之歌。 办学理念 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近年来,沁阳市实验中学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思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教师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争取每一位家长的理解,争取社会广泛的认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学校发展一年一个新变化。 该校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强化课程改革,以德育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对自己负责,感恩父母对家庭负责,报效祖国对社会负责,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气质优雅、个性突出、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学生。 铸就师魂,大德无声培育英才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沁阳市实验中学校长申仁涛认为。该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鼓励教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刻苦专研的精神从事教育事业,要求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该校还十分重视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完善的机制规范教师的行为。 目前,该校教师队伍是以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焦作市教育教学功勋教师、沁阳市学科带头人和沁阳市十佳班主任(教师)为核心的优秀教师群体,这是一大批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是一个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群体。该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学校启动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并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向书本资料学习、集体观摩优秀课堂实录等一系列活动来提升教师的素质。 特色教育 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近年来,该校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该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培养能够刻苦学习、明理守纪、团结友善、热爱祖国的成长型人才。坚持组织开展每周晨会、每天“成长课”和周二主题班会教育,德育主题“天天成长课”融国学与礼仪教育为一体成为该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该校还十分重视艺术体育教育,连年被评为焦作市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和艺术教育优秀学校,同时加大艺体特长生培养力度,每年中招都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大批的体育、音乐、舞蹈、美术和传媒类优秀毕业生。 奋斗,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汗水,谱写了一曲教育赞歌。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焦作市教育质量奖一等奖学校、焦作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焦作市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去年,该校中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沁阳一中上线303人,学年教育教学综合成绩名列焦作第二、沁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