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网已经有 7368 个学校开通了学校网站

新津县花桥镇中心小学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

崇州市崇阳镇辰居路小学

崇州市崇阳镇辰居路小学是在崇州市享有较高声誉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据学校成立纪念碑上记载,学校校址三皇宫内,即现在崇阳镇中心辰居路51号。光绪初由该校第一任校长陈泽贤主办筹资修建。到民国六年(公元1918年),陈校长百般努力,新筑建教室一间,改校名为国民学校;逾年后,因求学者增多,增加了四个班,同时扩充荒地作操场,并由学务局命名为县立国民学校,开创了学校的新纪元。1927年奉命易名为“国民模范第一小学”,1950年学校更名为“城西乡第一小学”,校内分本部和分部,本部办高小班8个,分部办初小班4个,学生人数约500人,教职工已达25人。数年,重新整修后的校园被正式命名为“崇庆县辰居路小学校”,“文革”中被命名为“英雄路小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恢复“辰居路小学”的原名。 “5.12”汶川大地震后,学校由原辰居路51号迁至崇阳镇九龙路78号,占地50亩,其中教学辅助用房8141.67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963.33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3016.67平方米;300米标准环形跑道。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2200余人。教职工12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16人,高级教师96人,省、市级骨干教师50余人。 重建后的辰居路小学,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源、以学校发展为先,培养具有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创新型学生。学校的校训是:勤奋、做人、成才、奉献。办学的宗旨是: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让快乐伴随学生成长。办学的特色是“两高两全”,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方位育人”。奋斗目标是: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树文明新风。积极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努力把我校打造成为崇州市的一流名校。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学 校 简 介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以下简称“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坐落于成都平原五大水系之一的江安河畔,三环路外绕城高速内侧,与“中国女鞋之都”和双流国际机场毗邻,地属成都市武侯区金花街道办事处江安河社区。学校始建于公元1916年2月(民国5年2月),先后名为东四村国民学校、接待寺初级小学、双流县金花乡中心学校、温江县金花公社小学等。1996年武侯区与双流县行政区划调整至2010年,学校先后更名为成都市武侯区金花镇中心小学、成都市金花小学。2010年1月18日,学校完成了异地新建搬迁,学校实现了从5.6亩向36亩占地面积的华丽大转身。同年5月31日,学校加入“川大附小教育集团”,正式更名为“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学校发展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截止2014年9月,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有学生2970人,其中随迁人员子女达92%多;有教学班58个,其中二、三年级各有14个;有专任教师163人,其中临时聘用教师65人,本科学历教师148人,研究生4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35岁及以下教师占全校教师的79.14%。学校是成都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最大、师生人数最多、班级数最多、随迁人员子女比例、临聘教师比例、青年教师比例最大的小学校。 近年来,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借集团优势资源的有力支持,立足区情校情积极谋划实践,将“金色田园,百花齐放”的学校理念实践化为创造适合“江安孩子”的教育,以“儿童情怀”和“儿童立场”为思想和行动的顶层概念,坚持“为了孩子,从发展教师出发”的行动理念,基于“五大路径”的教育实践,不断朝着“朵朵花儿开,幸福放光彩”的育人目标奋进,学校发展不断提速,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成果丰硕。

金堂县淮口镇实验小学校

淮口实验小学地处金堂县成阿工业园巴德小镇内,是一所设计新颖、建设一流、设备设施县域内最好的全新的完全公办小学。在金堂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学校将办成一所集“实验性、示范性、创特色、树品牌”为一体的淮口地区最好的窗口学校。同时作为名校集团成员学校,优秀毕业学生毕业时可优升入金堂县淮口中学(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网班)学习。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师4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8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县优秀教师2人,县教学能手1人,教坛新秀2人,县优秀班主任近10人。 办学规模 学校设置36个班,1至6年级每个年级6个班,并提供1620个学位。 设施设备 学校有:音乐、美术、科学室各2个,有学生微机室3个,电子阅览室1个,图书室存书4万6千多册。运动场6000平米,有标准化的学生食堂及学生餐厅。建有校园网及校园电视台,各教学班配有电子白板。 办学策略: 人才强校、常规立校、科研兴校 办学思路: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团队精神、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一流人才。 办学理念: 以爱育人、共建师生和谐精神家园。 办学核心: 以学校发展促进教师发展 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以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管理模式: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并重,实现民主管理、人本管理 学校办学特色 特色定位: “三培养”即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城市化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新市民的素质。一句话:新教育、新品质、新城市、新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