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网已经有 31554 个学校开通了学校网站

栗源镇菁菁小学

本校创办于2012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1人,在校学生321人。办学以来能够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好评。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是由政府举办,香港言爱基金捐助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位于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大道68号,是一所硬件一流、设施完善、师资雄厚、管理创新的现代化标准学校。 设施完善,硬件一流。学校占地108亩,总投资7000多万元,其中香港言爱基金捐助10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27719平方米,办公、教学、生活、运动休闲四大区域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引进远程网络教育与校园广播系统;所有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设备;理、化、生、科学实验室按国家标准建设;建有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舞蹈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300米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学校在借鉴香港现代化教育和传承庐陵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高标准定位,高规格建校,高品位办学,旨在创建“文明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的具有园林特色、外来与本土文化融合创新的文化校园。 师资雄厚,管理创新。面向社会公开竞聘选拔了校长1名、副校长4名,教师共163名;其中富有教学经验且获市级以上教学奖的优秀教师68名(其中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名),组建了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在管理上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阳光新人。 领导重视,任重道远。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被吉安市委、市政府列为了2011—2015年组织实施的教育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在2011年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中,市领导提出要把市思源实验学校建设成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的示范性学校。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香港言爱基金的鼎力相助下,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将朝着全市乃至全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的这一崇高目标昂首迈进。

巴中市巴州区第九小学校

巴州区第九小学校,前身江北小学,校址在江北李家碥村,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完全小学,历经数十年沧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先后分出了两所市级学校,1990年与江北中学(现巴中市三中)分设,迁址于江北龙泉小区猪八戒巷内,1996年与巴中市实验小学分设,更名为九小,学校辖1、5、6、7、8、9、10村7所村校,承担着江北吊桥街至莲花小区及所辖7个村的小学教育任务。 我校是唯一的一所地处江北经济开发区的区管学校,由于行政管辖归属和属地不一致的特殊性(区管学校办在市开发区内),造成历年来学校发展建设投入的瓶颈问题,使学校一直停留在90年代初的村级学校规模。占地仅5亩,仅一幢12间教室的教学楼,校舍严重不足,功能用房、教师办公用房全无,连楼梯间都被利用起来做教师办公室,致使辖区内大量小学生舍近求远,挤到城区1、2、3、4小就读。 灾后恢复重建点燃了希望之光。2010年,我校被确定为灾后重建项目学校之一,安排资金900万元,新征用地4004.9平方米,建教学楼4811平方米,新建教室32间,可容纳2000余名学生,大大缓解城区入学难和大班额的矛盾。 2012年7月,利用学前教育省级专项补助资金对幼儿园(老教学楼)进行了改扩建,购置了电子白板。目前,我校幼儿园环境一流、设施一流,幼儿人数迅猛增长。 2013年7月1日,巴师附小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我校被纳入集团并命名为巴师附小东校区。名校的引领,给学校带来了生气、人气。创新集团管理方式:集中抉择,分校执行;分校管理,相互竞争;分线指导,集中考核。必将为我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7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4人,本科学历8人,专科学历62人,省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是一支乐教敬业的优秀教师团队。每位老师都以“敬业、爱生、教学相长”的工作作风,努力为学生营造“勤奋、合作、存同求异”的学习氛围。 学校注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鼓励教师学历拔高和外出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校教研论文有数篇在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参加赛课、说课竞赛先后数人获得省、市、区一等奖;课改成果获市级一等奖,学校课题获市级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