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校园足球班级联赛
- 班级联赛
- /
- 跨年级组
- /
- 男女混合 - 五人制足球 - 联赛
- /
- 编号:3747539
- /
- 已结束
参赛办法
(一)联赛时每队报领队1人(班主任),教练员1人,运动员:小学混合组不超过12人。
(二)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赛,运动员应是本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在读学生(其学籍必须纳入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思想进步,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运动员守则,文化课考试合格,并经医院检查身体健康者。
(五)报名后运动员名单不得更换,未报足名额的不得补报。
(六)小学参赛运动员在校就读期间,参加联赛届数不得超过4届。
(七)建议每个班级安排随队学生记者报道赛事,通过报道赛事信息,搭建校园足球联赛展示平台,提升校园足球的普及水平,调动和激发学生学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八)各参赛队必须为参赛运动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报名时提交每名运动员的保单复印件及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运动员体检健康证明,否则不予报名参赛。(体检项目必须包含心肺功能检查。保险时间必须涵盖联赛时间段)
(九)各参赛队应加强赛风赛纪的管理,家长和随队人员如出现任何的违规违纪行为由参赛班级和教练员承担相关责任。
竞赛规则
(一)比赛执行国际足联最新版《足球竞赛规则》和中国足球协会《足球竞赛规则》。
(二)竞赛组别:
1.小学男子甲组:2005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
2.小学男子乙组:2007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
3.小学女子组:2005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
(三)小学混合组采用5人制。
(四)5人制比赛用球为4号球。
(五)每队必须备有2套深、浅不同颜色的比赛服(袜),全队(除守门员外)的服装颜色必须统一,服装上要有明显的号码,且两套衣服号码与报名单上的号码必须一致,队员号码数不得超过所在队的报名人数。服装颜色、号码不符要求或无号、重号均不得上场。运动员号码不得使用“0”号。
(六)比赛时间:
5人制比赛40分钟,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
(七)各队所有队员(病假除外)必须在比赛前30分钟到达赛场向裁判组报到,并于赛前15分钟将参赛队员名单交于裁判组。
(八)5人制比赛换人名额不限,先下后上,换下队员仍可换上。
(十)5人制比赛不得铲球(不包括拦截、封堵、救球)。
(十一)场上队长必须佩戴6厘米宽与上衣颜色有明显区别的袖标。
(十二)小学组须穿带胶钉的布面足球鞋,上场队员必须带护腿板。
(十三)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不准佩戴饰物和眼镜。
(十四)每场比赛前,所有上场队员必须向裁判员交验二代身份证,缺证者一律不得上场参赛。
(十五)5人制比赛每场上场队员每队不少于3人,否则按弃权认处。
(十六)每场比赛参赛队非因不可抗拒原因,且未获得组委会批准,未参加赛程规定的比赛,视为罢赛;拒绝按照裁判员的要求在5分钟之内未恢复中断的比赛,视为罢赛;中途退出比赛,视为罢赛。如果参赛班级被认定有罢赛行为,所有在赛程规定与之比赛的球队,比分均记3:0获胜。
(十七)运动员累计2张黄牌或1张红牌自动停赛一场,如有组委会的追加处罚则按追加处罚决定停赛场次。除自然停赛和未执行完的纪律处罚外,小组赛阶段的黄牌带入交叉赛、决赛阶段。
决定名次办法
(一)循环赛
1.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各得1分,负一场得0分。
2.全部比赛结束,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3.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依下列顺序排列名次。
①积分相等队之间同一阶段相互比赛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②积分相等队之间同一阶段相互比赛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③积分相等队之间同一阶段相互比赛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④积分相等队同一阶段全部比赛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⑤积分相等队同一阶段全部比赛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⑥积分相等队同一阶段全部比赛红牌数少者,名次列前。
⑦积分相等队同一阶段全部比赛黄牌数少者,名次列前。
⑧以抽签的办法决定名次。
(二)附加赛及交叉淘汰赛
每场比赛(双循环比赛须决胜负时第二循环比赛结束后)必须分出胜负,如打平则直接罚球点球决定胜负。
纪律和诉讼
1.为端正赛风,严肃赛纪,体育组将在赛前、赛中和赛后对运动员资格进行审查。如在赛前发现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者,取消其比赛资格,且不得补报或更换其他运动员;如在赛中或赛后发现,胜场全部判负,取消全队比赛资格及获奖名次,该队3年内不允许参加该组别的比赛,并通报全校。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如发生罢赛现象,根据情节严重,取消其全部成绩,禁赛1-3年,并通报全校。
3.赛事中的违纪行为和诉讼案件,由校体育组负责处理。
扫码在手机上浏览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