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我们知道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腰腹力量,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一、起跳前的预备动作
起跳前两脚左右开立站在起跳线后,全身放松可做一次预摆,预摆后两臂直臂前上摆,全身充分伸展,而后两臂直臂经前、侧迅速用力后摆,收腹屈腿,大小腿呈100度左右,用力呼气,重心稍前移为充分合理起跳做好准备。
二、蹬摆结合及摆臂方向
立定跳远就是人体在静止状态下通过合理有效的蹬摆使人体在最短时间内摆脱静止状态而获得最大的位移,使人体摆脱静止状态的力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下肢蹬地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另一个则是两臂快速有力的摆动,而要达到最大位移就要求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达到最佳抛射角度:与地面成38度左右,这样蹬摆配合尤为重要;又由于脚掌与踝关节特殊生理结构,蹬地力的反作用力是向上的,要产生最佳抛射角,两臂的摆动方面必须是向前的。通过以上力学分析,正确的蹬摆技术是在起跳前预备动作基础上,两臂直臂由体后经体侧迅速用力前摆,同时下肢用力蹬地配合深吸气,完成合理起跳动作。
三、空中收腹举腿时机与落地
完成合理的起跳动作后,人体充分伸展,两臂前举此时人体与地面的夹角要小于45度,准备收腹举腿落地,收腹举腿时机因人而移,腰腹力量强的,可在人体达到最高点后下落时迅速收腹举腿,尽可能延长空中时间,达到尽可能远的落地点,而腰腹力量较弱的,在人体达到最高点时迅速收复举腿,以便能够完成收腹举腿动作,收腹举腿同时两臂直臂前、侧用力后摆,小腿尽力前伸,达到尽可能远的落地点,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落地时重心落在后边,臀部着地,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落地时两臂向后摆动幅度和力量不够,此时要及时提示学生用力后摆两臂,以便使身体重心迅速前移达到平稳落地。
上述三点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重要技术环节,在注重这几环节基础上再配合下肢及腰腹力量的练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直立两脚平行(相距一脚宽),提踵,同时两臂经前向上举,全脚掌着地,腿屈成半蹲,两臂后举,接着迅速从下经前向上摆动手臂,两脚向前上方蹬出。在腾空时,向前举腿,屈膝着地,两臂前举。在起跳前,脚不可以跳动。
为了便于教学,我就把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分为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1、起跳前预摆;
2、起跳蹬地;
3、腾空过程;
4、着地动作。
一、学习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
要求做到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放松摆动,与下肢配合协调;分别介绍四种预摆的方法:直腿摆臂;腿屈伸摆臂;屈腿摆臂;前后展屈体摆臂。
二、重点学习起跳蹬地技术。
要求做到“两快”“三直”;即臂前摆快,制动快,蹬地快。髋、膝、踝三关节伸直。起跳时重心前移并落在前脚掌上,上体前倾,上臂由体后向前上方迅速摆出,迅速蹬离地面,完成起跳。
三、重点学习腾空技术。
要求大腿紧贴身体;起跳后大腿上抬找身体,两臂由前向后摆。
四、重点学习落地技术。
要求重心低,小腿前伸,落地技术应在落地前就做好准备。(落地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