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二中初中部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健康第一”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对大课间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健康第一”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对大课间活动进行设计,安排五步拳、健美操、跳绳、踢毽子、保龄球、飞镖、篮球、呼啦圈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展示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形成我校特色体育大课间。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以“健身强体、育德促智、审美悦心、发展个性”为宗旨,以群体活动为基础,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锻炼的实效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个性的塑造性及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切实提高创新广阔的发展空间。

1、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见附表)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考虑今后增设一些集体舞、自编操.武术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实现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

三、管理责任制

1、领导督察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校长到操场参与、督促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负责制:上午第二节课时,体育老师做好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准备工作。(1)活动全程由广播音乐指挥。(2)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3)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4)负责学生排队、广播操、分散活动的指导与监督及训练工作。

3、班主任负责制:各班主任第二节课后,就必须全部到达班级,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整好队,然后带领路队安静、有秩序地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组织学生按要求参加大课间活动。活动中,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活动,维持好本班学生的纪律、安全。退场时,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安静、有序地进教学楼,到达班级后才能解散。班主任平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四、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4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如果因天气原因,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进行趣味游戏(器材自备),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安排。

2、组织保障。学校为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特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1.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吴秉华

副组长:刘怡然、许世杰、纪超成

组员:张荣高、金德元、余靖、刘梅寒、陈时英、刘学斌、汪昌友

各班班主任

2.体艺综合指导组:

组长:王栩栩

组员:方红锋、吴年生、吴竹平

3.活动检查小组

组长:余靖

组员:汪景峰、胡裕、吴丹红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4、安全保障。学校按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现象。各班主任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5、激励措施。活动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考核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教师的到位情况列入教师个人考核中。二是对班级的考核。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将大课间活动的检查内容列入班级专项考核中。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6、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五、活动时间及程序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活动时间为40分钟

大课间活动程序:(40分钟)

入场(约4-5分钟)——各班集合整队(2分钟)——广播操(5分钟)——集体跑操(约5-6分钟)——自选活动(约14-16分钟)——各班集合整队(2分钟)——退场(约3-5分钟)

六、器材使用及管理

1.特殊活动器材在每天课间操时值日生到体育器材保管室领取,每天大课间结束后交到体育器材保管室。

2.活动器材由各班级自备。

七、分散活动内容安排:分散活动时,以体育大课间实验课题内容为主(见下表),原则上活动内容以班级为单位确定,每月一轮换。各班也可自主选择活动内容,鼓励创编,活动时应提前准备好活动器材。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八、安全管理

1、上、下楼通道安全出行(政教处负责安排值班表);

2、进出操场安全管理(政教处负责安排值班表);

3、活动安全保护(班主任、指导教师负责)。

进退场时,各班级分别从楼梯安静、依次地走。

九、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让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持之以恒,学校由校行政人员组成专门的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小组,制定出切实可行检查评比细则,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常年不间断的全面检查与评比,定期公布,及时表彰,确保大课间活动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学校教育活动,学校将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到大课间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进行大课间活动时,我们将根据大课间活动的发展方向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一项长期计划,由浅至深、由简至细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努力创建“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东至二中特色大课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