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迎战体育中考

                            &n

                                                                  如何迎战体育中考

   近年来,随着体育作为学生中考的一门考试科目,并且分值逐年增加,体育中考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千万家庭、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虽然体育成绩要占总成绩的50分,但体育考试的内容是考试前就知道的,相当于开卷考试,学生容易忽视;再加上体育考试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每天都坚持训练,就算是天生身体素质再好的人,不坚持锻炼,成绩也会下降,就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体育中考备考,取得理想的成绩呢?

   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

   首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征得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事实证明: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家长,往往能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在日常生活中能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训练,能给孩子鼓劲打气甚至主动地陪孩子一起进行课外训练等,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中考。这时体育老师就要给同学讲这50分的重要性,在高中招生中,1分就差很多人,差1分考不上高中的人比比皆是,让同学们清楚,能多拿一分就多拿一分的重要,让同学们都定一个目标,要考怎样的学校,以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该如何去达到这些目标。另外,老师还应该给同学们分析体育科的特点,不管天生是身体素质怎样,能吃苦,下功夫去练的,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相反,就算身体素质再好,怕苦怕累,不下苦功的,成绩必然会退步。这样他们才会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自觉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刻苦锻炼,克服畏难情绪,敢于去战胜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

   第二,要抓好体育训练,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好训练计划。

   体育科不等于文化科,训练时间比较少,所以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训练初期,教师应该通过讲解、示范、看图像等手段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针对每位学生的动作特点,指出优点和缺点。并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考试项目的考试方法和规则,把每个项目的特点和相关素质要求介绍给学生,同时系统地进行必考项目的技术和技能训练;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在学生练习时采用分组教学法,指定小组长负责,教师在几个项目中巡回指导,发现错误立即纠正;训练后期,课堂教学形式可更加灵活多样,当安排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能保证拿满分了,就不必要还是一刀切,浪费时间了,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自我补差。

   其次,要抓好课外活动和节假日训练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那些可以保证考满分的学生也可以不用来练,训练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测试,拿满分的学生又可以不来,就这样直到每个学生都可以拿到满意的成绩。

   再次,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自己空余时间多进行训练,例如在大课间,晚上回家后等等。

   第三,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

   首先要抓好平日的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学生一般心理素质不稳定,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因此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要增强学生临场兴奋性,消除心理的紧张情绪;在摸拟考试中虚拟考试的场景、气氛,如邀请父母、同学到场观看,播放观众噪音进行心理干扰,由陌生的体育老师做裁判等,培养良好的迎考状态和心理素质。

  其次,要多进行几次模拟考试,增强学生的考试经验。考前教师要想方设法带考生到不同的场地最好是比赛场地进行模拟测验,从检录、入场、测验到成绩的当场公布等整个过程严格按中考要求设计,使考生似在真实气氛下进行测验,提高考生的适应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如综合测验时,教师可以和兄弟学校联系,分别到不同体育场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及在新环境下发挥正常水平的能力。

 第四,要强化考前的心理辅导和场地适应。

 首先抓好考前的心理疏导:教师要把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要有应急预案,要教会学生,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临场考试前,教练员应向考生进行心理战术布置,使其采用自我暗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