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全州体育优秀教研组汇报材料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申报全州体育优秀教研组材料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求实创新的集体。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帮助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特此申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申报全州体育优秀教研组材料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求实创新的集体。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帮助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特此申报“延边州中小学体育优秀教研组”,申报条件及具体内容如下,请各位领导审阅。

一.  基本情况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是一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队伍。我组7名体育教师均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有五位小教高级教师,一位中教二级教师,一位小教一级教师,专业特长包括排球、篮球、足球、田径、健美操。七位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特长,活跃在小学体育教育第一线。

二、注重教师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1、学校是体育教研组发展的坚实后盾。多年来学校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老师的教学培训工作,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设各种条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竞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促进了教师素质的迅速提升。

2、学校副校长主管体育工作,体育组的建设纳入了学校发展规划体,并将体育工作列入校长办公会议的议事日程,制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校长及全体领导组织参加体育工作专项会议,已明确新学期目标,解决实际困难。我校体育组现有专用器材库3个,每学期有保证用于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经费。

三、教研组基础建设

1、我校体育教研组管理制度健全,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我校刘思远老师任体育组长工作,刘思远老师毕业于北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学学士学位,全县体育骨干教师,全县名师培养对象,参加过全州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成绩优秀。参加工作8年来3次获得全县优秀教师,多次获得省、州、县优秀教练员,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学技能竞赛方面也在省、州、县获奖。学校为促进刘思远老师的专业成长,多次派他到外地听课学习。个人严谨、上进,勇于创新,也堪称体育组领军人物。

2、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个教师只有拥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们组内教师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积极参加学校和县教育局组织的各项师德培训,认真写总结、写反思,把理论结合到自身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同时,全组教师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礼仪培训,并认真记好笔记和及时反思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体育课堂常规的全面实施,

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学校领导、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3、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理念。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就认真讨论、研究制定出清楚、规范、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我们坚持开展两星期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记录,每学期结束有工作总结。我们还建立、健全了集体听课、评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15节课以上,并至少出一节校级公开课,听课做到记录,结束后及时评课,实事求是,教研气氛浓厚。我们把每一次公开教学作为组内教师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的机会。

对外我们积极参加省、州、县各级“新课标”培训及教育局开展的体育教师竞赛比赛等活动,寻差距、找不足,取长补短,确保组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好、教好小学体育新课标教材。

4、师徒结对,效果显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组内刘思远老师作为体育教研组组长,教学能力突出。为了促进组内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和更好的发展,由刘老师亲自担任指导老师负责梁世全老师的培养,经过近一年的师徒结对活动,参加工作不足一年的梁老师在日常教学以及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已成为组内骨干。

5、我校为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长期坚持订阅《中国学校体育》,多名体育教师加入《中国学校体育》读者群,其中吴瑞军老师多篇文章在《中国学校体育》上发表;另外学校经常为体育教师购买体育专业书籍和音像资料。

6、多年来我组教师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自制多种教学用具、器材,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教研组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办公条件优越。

四、课程教学与教研活动

1、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足开全体育课,一、二学年每周4节体育课,三、四、五、六学年每周3节体育课;教学计划完善,能够做到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有计划并及时总结。

2、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培养。

3、两周一次的的集体备课制度,是我校体育组的传统。组内教研气氛浓,形成相互听课、评课的学习交流氛围,教师能主动担任各类拓展型、研究(探究)型课程的教学或指导任务。教研组积极进行教改课题的研究,有创新理念和教改意识,在教学中有具体举措,有反思案例积累。本学期,围绕学校课题“打造高效课堂”,体育组确立自己的子课题。

五、课外活动与课余训练

加强体育传统建设,抓好课外训练工作

1、加强运动队的管理,严格要求运动员全面发展,有主管领导、班主任、教练员、任课教师共同关心运动员的成长。为提高群体球类运动水平我校每学期都利用课余时间举行校内的篮球联赛、足球联赛拔河比赛、田径比赛。定期派校篮球队和足球队到外校进行友谊对抗比赛。

校运动队每天坚持早晨与下午放学后的训练相结合,训练计划上报学校,学校专门制定了“教练员奖励条例”,定期进行检查,鼓励体育教师多创成绩,对教师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和协调解决,确保教师的训练费、服装费、学生的补助费以及各级各类竞赛的参赛费。

我校是篮球特色学校,州体育后备人才重点校。篮球运动在汪清一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人爱打篮球爱看篮球,在汪清第一实验小学校园内到处洋溢着良好的篮球文化。学校所处的天时地利为我校的篮球运动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形成了优良的篮球运动传统,长期开展校内篮球联赛。

几年来,我校的各项代表队多次荣获汪清县小学组男、女篮、乒乓球、田径冠军的殊荣,2008年乒乓球获全州第一名,2009年获得全州男、女篮第二名的好成绩;2010年我校的女篮、乒乓球和男篮,分获得全州第一、第二、第三的好成绩。2011年我校乒乓球、女篮、男篮分获全州第一、第二、第三的好成绩。在今年的吉林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上我校的男篮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六、间操和大课间活动情况

随着全国我校间操和眼保健操的时间为上午第二、三节课后,由班主任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教师和校医负责指导。从上学期开始我校体育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在全校范围内教授了小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和中小学生武术健身操《雏鹰展翅》,并在本学期进行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广播体操比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阳光体育”活动的启动,我校结合学校及班级的实际,以“校长杯”周末篮球、足球联赛为系列活动,设置每天下午一节课后半小时为各班大课间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时间,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的大课间活动采取对各班级划区域、定活动内容的形式进行。

七、工作成果

全组教师做到团结协作,同心同德,上好省、州、县、校各级公开课,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教师们重视理论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2008年到2011年我组教师获奖情况如下:

论文:刘思远(州级)、吴瑞军(州级)唐国君(州级)

教学比赛:刘思远(州级)、崔洪峰(县级)、赵学田(县级)、吴瑞军(县级)、王勇(县级)、唐国君(县级)

优秀教练员:刘思远(省级)、崔洪峰(州级)、吴瑞军(州级)、赵学田(县级)、王勇(县级)、唐国君(省级)、梁世全(县级)

优秀教师:刘思远(县级)吴瑞军(县级)

刊物发表:吴瑞军(国家级)、赵学田(省级)

学生获奖情况:

2008年:乒乓球全县第一名、全州第三名;田径、男女篮球全县二名;足球全县第三名。

2009年:乒乓球全县第一名、全州第一名;田径、男女篮球全县第一名,男女篮球获全州第二名。

2010年:乒乓球全县第一名、全州第二名;男女篮球全县第一名、女篮全州第一名、男篮全州第三名。

2011年:乒乓球全县第一名、全州第一名;男女篮球全县第一名、女篮全州第二名、男篮全州第三名名、全省第三名;足球全县第三名、全州第二名。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新的形势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工作就是要抓好群众运动基础,突出学校体育运动的特长、特色,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材。回顾以往的历史,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须加强努力,完善和提高竞技水平,办出学校的特点和特色。相信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体育工作将更加辉煌。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