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漂中心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为核心的学校体育活动理念,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不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核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
二、建立健全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管理,学校设立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建新
副组长:宋文超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三、加强教师队伍和体育设备建设。
1、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配备兼职体育教师,保证体育教学的需要。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认真落实“两课、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体育教师及班主任指导学生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课余训练,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等,都合理地计算工作量。
2、本着因地制宜的办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
四、坚决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保证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课间活动),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积极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广泛持久开展体育锻炼。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发扬学生兴趣特长为主,学校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加强组织管理,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参加与学生一起活动,做到师生同活动、同健身、同受益。
活动时间:
上午:9:40--10:10 大课间
下午:3:30--4:10 眼保健操
五、积极推进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并应该努力达到。学校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体育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管理运行机制,项目和岗位要落实到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在落实好测试仪器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科学地使用测试仪器,逐步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六、活动要求与管理
1、大课间活动要力求做到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2、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递交请假条。
3、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4、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5、各项目活动要在规定的区域进行,各项目各班级责任人要和学生一起坚守活动阵地。
6、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雪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各班主要应以室内练字,猜谜语,优秀古诗文朗诵、背诵活动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室内活动每班具体做什么,应以学校教务处安排的课表为主要参考。
只有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有效实施,才能更好的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此,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落实中小学生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力度,全面开创我校体育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