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潜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资料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透过大课间活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3.透过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半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潜力,营造用心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到达全体健身的目的。
2、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落实行政值日、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
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
四、活动安排
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时间为30分钟。
第一部分:整队、进场(7分钟)第一节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随着音乐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整齐的走出教室。
第二部分:跑操,武术操,广播操,放松操。(18分钟)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整队、退场(5分钟)。同学们随着音乐有秩序的走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