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实验小学2018年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2018年,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体育教育目标,做实做细各项体育工作。强化制度管理,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大力开展特色活动,加强艺体社团建设,开启能力+兴趣模式,满足多元需要,促进和谐发展。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工作求创新
(一)阳光体育大课间,打造活力校园。
1. 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制定了《实验小学“两课两操”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课间操管理制度》《课间操检查评价细则》等一系列制度,修订了《实验小学大课间操评价办法》。设计了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小学大课间操检查统计表》,保障了大课间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学校利用课间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时间,开展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教结合”,使每位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促进学生强体益智、全面发展。
2.加强课间操检查通报力度。艺体处抽查与学生志愿者检查相结合,坚持日检查、周通报、月汇总制度。学生出操时,班主任和跟操教师能按时到岗到位,一前一后与学生一起做操。包年级体育教师在做操前和做操结束后组织自己所负责年级学生有序站队,做操期间在本年级前面或所跟班级后面带操。对大课间操实行师生捆绑式评价:班主任和跟班教师都能在规定站位自觉带操的班级做操质量评为A等。班主任或跟班教师不能在规定站位自觉带操的班级做操质量评为B等。由艺体处和学生自愿者负责检查评价,课间操结束后由总负责体育教师李虎、张奋军对当天出操情况进行即时反馈,即时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周例会上对带操榜样教师进行大力表扬,并将教师带操情况纳入优秀备课组评选参考条件。艺体处进行周公示月评比,根据评价结果分年级评选大课间操月优胜班级各4名,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评价结果纳入期末班级量化考核。根据各班出操班牌、带队纪律和做操质量等方面的表现,一年来累计有75个班级荣获大课间操优胜班级。评价结果纳入期末班级量化考核。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大课间操的组织纪律性。
(二)推行新版眼操,加大防近力度。
为有效遏止近视发病率的上升,学校加大预防近视的工作力度,推行新版眼保健操已有一年多。为加强新版眼保健操的推广工作,艺体处继续给各班下发新版眼保健操图解,在教室醒目位置张贴。下载新版眼保健操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视频,要求班主任将视频保存在各班智能平板桌面上,各班利用班晨会采用观看视频、班主任示范讲解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培训。班主任还对学生进行“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的教育,指导班级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以保证每次眼保健操的质量。
(三)精心组织体测,监测学生体质。
9月—11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一是建立机构,精心部署。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体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小学2018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二是科学培训,确保高效。召开专题会议,培训体育教师,熟悉测试流程,测试方法,调试器材,明确记分方法和操作细则。三是测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并对测试仪器调试、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布置进行排查,为全体学生统一购置肺活量吹嘴。四是高效测试,保障安全。有计划地组织体育教师,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等方面逐人逐项组织测试,准确规范记录测试结果。五是数据整理,顺利上报。测试工作全部结束后,对体测数据分年级进行整理、分析,于11月27日准确无误完成数据的上报工作。六是健全档案,总结反思。对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妥善保存,撰写总结并进行测试情况分析,及时从体测网上下载各项数据分析统计表。艺体处统计核算出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四率”。
201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全校总人数3086名,优秀477人,良好1277人,及格1328人,不及格4人,达标3082 人,达标率为99.81%。其中,优秀率占15.45%,良好率占41.35%,及格率占43.01%,不及格率占0.19%。
(三)创新“两会”,丰富学生生活
体育创新,助力成长。4月和10月分别举行实验小学第六届田径运动会、第九届三跳运动会和六年级拔河比赛,为师生搭建阳光体育舞台。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进行了师生入场式展示、四年级大课间操比赛和艺体展示。在这些才艺展示活动中让每一位孩子都赢得了掌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全校52支代表队、3000余名运动员参加跑、跳、投、田径竞技比赛项目,有460多人次获得年级组前六名,有21个班级荣获团体总分奖,我分别评选10个文明班级奖、10个优秀通讯报道奖、12个大课间操比赛、方阵入场展示和拔河比赛优胜班级奖。运动会上增加教师趣味运动项目,师生同场竞技,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年级组、四年级组和行政组荣获两人三足接力前三名,一年级组、六年级组、四年级组和五年级组荣获筷子夹乒乓球接力前三名。
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而且达到了让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目的。一大批体育新苗子脱颖而出,为自己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为班级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二、重点工作再突破
(一)快乐校园足球,圆梦“绿茵场”。
1.立足实际定目标。我校是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本着前瞻性的理念,从校园足球定位、课程设置、教练员配备等方面做好普及、选拔、输送等近期、远期规划以及一套系统、规范的训练计划,全面确定了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方向,为孩子们搭建阳光体育舞台。
2.校园足球进课堂。学校将足球纳入课程计划,在三至六年级开设足球课,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普及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都能接触足球、喜爱足球。分别成立三至六年级班级、年级足球队、实验小学男子足球甲队、乙队和女子足球队等三个校队,校队常年坚持训练。
3.师资团队精打造。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足球进课堂活动,在现有体育教师的基础上,学校外聘有专业资质的足球教练符宏伟进行授课。符老师专业知识丰富、能吃苦,全身心致力于足球教学,严格按照国家体委颁发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进行教学,采用“儿童足球教学法”以及先进的训练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并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足球课程培训,想方设法解决足球师资匮乏问题。
4.足球联赛促成长。建立了实验小学“冠军杯”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制度,采取“专项比赛与团队比赛”相结合的方式,学校不定期举行校际足球赛,积极参加上级足球联赛等活动,使校园足球成为实验小学一张响亮的名片。学校于11月至12月举行了实验小学第四届“冠军杯”校园足球班级联赛。首先组织指导三至六年级各班主任在“阳光体育网”上进行参赛报名,打印各班报名表,然后在网上上传参赛办法、竞赛办法、晋级规则,编排赛程,组织分年级比赛,并将每一次的比赛成绩输入记录表,下载打印比赛积分榜、运动员数据统计表和班级获奖证书等。三至六年级35支代表队5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本次比赛执行中国足球协会审定的最新《足球竞赛规则》,各年级组进行30分钟4+1人制淘汰赛,先后举行赛事30余场。各年级录取前四名进行奖励,根据各班积分和净胜球情况,最终获得前四名的球队分别是五年级9班、五年级4班、五年级7班和五年级2班。五9班魏子翔被评为“最佳射手”;五9班侯家园被评为“最佳守门员”,五4班谭景宇被评为“优秀球员”。通过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普及了足球知识和技能,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足球的魅力,增进了班级之间的交流,为实验小学足球运动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打造精品校队,提高赛事成绩。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运动员平时的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学校田径、三跳、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10个校队坚持每周训练8次,每次训练不少于60分钟。学校还充分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集中训练。学校通过小组间、队员间、校际间的对抗赛,寻找短板,激发斗志,提升成绩。2018年组织学生参加的区级及以上的大型体育比赛有21项:宝鸡市2017-2018年度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市级决赛、宝鸡市第十二届运动会2018年青少年田径、足球、游泳比赛、宝鸡市第十届“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2017-2018年度陈仓区校园足球联赛、陈仓区2018年“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田径、三跳、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比赛和2019年宝鸡市中小学羽毛球邀请赛,共270多人次获奖。
(四)学生筑梦舞台,社团添彩校园。
1.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在全区双高双普工作的推动下,学校高标准、高起点完善体育设施设备。学校重新规划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田径、三跳等体育项目活动场地,及时添置各种体育器材,基本能够满足各项活动需求。
2.内选外聘,优化师资
一是学校根据课程开设实际需求,配齐体育教师。有专职体育教师10人,外聘教师6人:足球协会D级教练员符宏伟、乒乓球协会郭喜军、羽毛球冯天胜、跆拳道王一同、象棋协会康进录、围棋郑凤凤。
二是学校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宝鸡市校园足球、篮球等各类培训。白慧梅老师赴西安、宝鸡等地参加师能提升培训。李虎、黄慧霞、苏西侠、杨红英、刘芳、王应祥、郭明军、李小慧担任比赛裁判员。为少年宫社团各项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师资保障。
3.活动规范,保证实效
根据学校实际,汲取以往的活动经验,2018年学校开设了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三跳、棋艺等12个体育特色社团。每周五下午第二、三节课正常活动。足球、篮球、田径、三跳、乒乓球、羽毛球等有比赛任务的组队则是每周一至周四下午放学后和周二至周五早上7:30—8:30集中训练。确保了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坚持举办体育节、足球节等活动对社团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并且积极参加上各级各类比赛。
三、迎接的检查和协办的活动
1. 5月29日下午,省体育局青少处调研员副处长任三明、市体育局副局长王宝林、市体育局竞赛科科长王卫华等一行十几人在区教育体育局体育股股长王引文陪同下,莅临实验小学评估验收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工作。
2. 成功承办陈仓区第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等市区级活动。
3.4月16至20日,黄慧霞、王应祥、杨红英、刘芳、李虎、白慧梅担任陈仓区2018年中考体育统一考试裁判员。
4.5月15日至19日,刘芳、李虎、白慧梅担任宝鸡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射箭、举重比赛裁判员。
5.7月4-5日,黄慧霞、郭明军、刘红星、关英、李小慧担任陈仓区2018年“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裁判员工作。
6.7月4至8日,张奋军、白慧梅担任宝鸡市中学生篮球比赛裁判员。
四、取得的成绩
1.2018年,学校体育工作共荣获6项殊荣: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9-2021)、2017-2018年度宝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市级决赛小学甲组第二名、宝鸡市第十二届运动会2018年青少年足球比赛男子乙组第六名、2017-2018年度陈仓区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甲组第一名、2017-2018年度陈仓区校园足球联赛小学乙组第三名、2017-2018年度陈仓区校园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
2.教师发展
体育教师58名获奖。一是白慧梅教学成果荣获区级等次奖;白慧梅在陕西省第七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知识网络竞赛中荣获优秀教师奖;张勇在2017-2018年度宝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市级决赛和陈仓区校园足球小学组联赛中被评为“优秀教练员”;白慧梅在宝鸡市2018年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中被评为优秀裁判员;白慧梅荣获陈仓区2018年中考体育考试先进工作者;白慧梅被聘为陈仓区篮球协会理事。张奋军、白慧梅、黄慧霞、李虎等4名体育教师被评为校级社团优秀辅导员。
3.学生成长。
一是学生53人次在各级体育竞赛中获奖。王馨乐、张馨尹、沈佳豪、贾庚兴、张馨尹、王姿心、洪锦荣、于新茂、申展、张紫璇、张馨月等13人次在宝鸡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田径、游泳比赛中获奖;黄一鑫在2017-2018年度宝鸡市足球联赛市级决赛中被评为“未来之星”; 魏子翔、杨宇童、马宇翔、龙芮莹、贾庚兴、田国正等8人次在宝鸡市第十届“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中获奖。31名学生在2017-2018年度陈仓区校园足球联赛中荣获个人奖。林士尧被评为“最佳守门员”、尉皓文被评为“最佳射手”、黄一鑫和张柏豪被评为“最佳球员”;侯富华、赵子轩、姚凯达、徐浩然、杨熙隆、杨睿骅、辛家骏、梁博奕、靳昌学、支宇凡、侯家园、魏子翔、支睿、王熙、胥映光、谭景宇、闫博艺、谭嘉轩、李欣雨、邓雨航等20人被评为“未来之星”;冯瑞琪、史思瑶、张思甜、张秦瑞、田欣玥、黎一丹等6人被评为“玫瑰之星”。
五、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内部挖潜力度,加强师资培训,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2.细化管理,创新体制。在定期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比赛,以赛促教,力争做精各项工作。
3.推广普及校园足球,形成“班班有球队,周周足球课,年年有比赛,人人都参与”的校园快乐足球活动氛围。
实验小学艺体处
2018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