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实验小学2015年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陈仓区实验小学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以创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校为抓手,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陈仓区实验小学2015年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陈仓区实验小学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命名并投用,整体采用园林式、庭院式、连廊式布局,其中教学楼4幢,综合楼2幢,阶梯教室1幢、多功能厅1幢。内部设施按城市小学一类标准配备,建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图书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劳技室等专用教室和专门运动区。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学生2960名,教师132名,其中省特级教师、省级教学能手6名,市区级教学能手、课改标兵、教学新秀69名。我校有可供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8000余平方米,人均占有面积6平方米。拥有:标准篮球场两个,200塑胶环形田径场一处,乒乓球台13张;体育器材按国家教委颁布《体育教学大纲》规定配备齐全,专职体育教师(教练)8人,其中4名教师自学取得体育本科学历,5人是校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教学新秀。

2015年,我校体育工作以教体局工作意见为指导,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重点,继续开展体育艺术 “2+1”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体质健康。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执行课程计划,开足体育课。

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认真落实教学“六认真”工作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齐全,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制度,并将结果放入学生档案。

2.开展体艺“2+1”,提高体育技能。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重点及体艺“2+1”活动要求,在每个年级选定不同的训练项目,每位学生必须按照统一要求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期末学校进行抽查与评价。

3. 实施精细管理,护航学生发展

对体育课、两操、课外活动都有详细的管理细则。每天艺体处、学生志愿者都要对各班的两操进行检查打分并张榜公布。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学校出台了《陈仓区实验小学课间操管理制度》《陈仓区实验小学课间操检查评价细则》《陈仓区实验小学艺体竞赛、科技创新及特长生辅导奖励办法》和《陈仓区实验小学学生体育、艺术、科技竞赛获奖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奖励制度。

4.落实阳光体育,增进身心健康

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严格实施。一是认真组织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检查、训练、指导相结合,提高做操质量。学校做好日检查周汇总月通报工作,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二是改革大课间,激发新活力。为让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实效,本学期学校尝试自编《阳光体育大课间健身操》。健身操的编排兼顾各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动作简单,舒展大方,易于进行。在推广过程中体育和班主任老师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创编的健身操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让学生在动感音乐下心情舒畅地锻炼身体,真正让学生从每天不一样的运动中感受快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愉悦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

5. 精心筹备显身手,力美争锋创佳绩

(1)积极备战区田径运动会。为迎接陈仓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学校古诗韵律操队和田径队以“刻苦训练,为校争光”为目标,积极筹划,挑选身体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和在田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组成古诗韵律操队和田径队。制定了科学、详实的训练方案。校长亲自参与,先后两次召开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筹备会。利用早晨和下午活动课时间做好训练工作。在训练期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切困难,加班加点训练。尤其是学校的古诗韵律操队,学生年龄小、人数多,动作难度大,出错率高,对负责训练的的教师是极大的考验。但郭淑红和白慧梅两位老师认真示范,耐心指导,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不断调整古诗韵律操的队形和动作,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确保古诗韵律操在此次运动会开幕式体育艺术“2+1”项目展示成功,田径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4月24日至26日,600名学生参加了陈仓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体育艺术2+1项目特色展示,15名运动员参加了8个项目的田径比赛。

(2)积极备战区三跳运动会。提前确定好教练,挑选好队员,制订训练计划。体育组全力以赴,共同配合,随堂训练。后期体育课教学内容以三跳项目为主,本学期体育教学效果抽查内容是集体跳绳项目,一、二年级是长绳“8”字连跳竞速赛,三年级是长绳“1-5-1-0”竞速赛,四五年级是双绳内抡10个满竞速赛,为下学期区级比赛做好准备。

6. 创新体育节,丰富学生生活

5月举行实验小学第三届田径运动会艺体处遵循“早安排、早布置、早落实”的原则,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在开学初的教师例会上,明确提出本学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要以田径和三跳项目为主,并在以后的例会中多次强调,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针对田赛和径赛项目进行指导训练,让学生明白各种项目的比赛规则,掌握基本的田径和三跳运动技能。何主席多次主持召开体育教师会议,研讨运动会的有关项目和事宜,并亲自督促体育器材的准备工作。艺体处制作道次布、红白旗、冲刺线,设计学生跳高成绩记录表,总务处协助购置了田径运动会所需器材和大功率喊话器。5月7日、8日,实验小学第三届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本届运动会共有47支代表队、128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11个竞技比赛项目,有310人次获得年级组前五名,有22个班级荣获团体奖,10个班级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0个班级荣获优秀通讯报道奖,英语和语文教研组荣获4×100米男女混合接力第一、二名。

11月举行实验小学第九届校园体育节,为师生搭建阳光体育舞台。今年我们推陈出新,在体育节开幕式上进行了师生才艺展示,还有一二年级队列队形、三四年级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和五六年级《古诗韵律操》展示。共有50支代表队、5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跳绳、毽子、沙包三大项22个竞技比赛项目,有300多人次获得年级组前四名,有25个班级荣获团体奖,11个班级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1个班级荣获优秀通讯报道奖,23个班级荣获队列队形和广播操古诗韵律操展示优胜班级。努力提高体育节内涵和质量。鼓励人人参与,人人展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

7.严格体质测试,监测学生体质。

9月至12月,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一是建立机构,精心部署,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体测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加强培训,提高质量。召开专题会议,培训体育教师,明确各年级测试项目、测试步骤、记分方法和操作细则。三是测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测试,并对测试仪器调试、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布置进行排查,全体购置肺活量吹嘴。四是组织测试,保障安全。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等方面逐人逐项组织测试。五是数据整理,准确上报。测试全部结束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准确无误并及时完成数据的上报工作。六是健全档案,总结反思对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妥善保存,人手一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用以记录每学年的测试和评价结果,及时总结成绩与不足。2015年,学生体质测试优秀率3.9%,良好45.5%,及格49.5%,不及格0.3%。

8.普及校园足球,建设特色学校

我校2015年8月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一是把校园足球做为学校特色常抓不懈,制定了《宝鸡市陈仓区实验小学校园足球特色三年发展规划》《宝鸡市陈仓区实验小学足球特色创建工作方案》等,并将校园足球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为校园足球运动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把握《方案》精髓,深刻领会《方案》实质,狠抓落实。

三是聘请足球专业教练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参加过各级足球培训的张勇、苏西侠和胥晓敏老师对体育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想方设法解决校园足球师资匮乏问题。

四是足球进课堂。在三至五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通过足球课使学生从“球盲”逐渐看球、懂球、爱球。从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入手,逐步掌握一定的足球运动技能。

五是适时举行班级比赛、年级比赛和大学区友谊赛。校足球队在苏西霞、张勇老师和外聘教练员的指导下,坚持早晚训练,从未间断。3月19日—6月4日,校足球队参加2014—2015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宝鸡赛区)的九场比赛,胜8负1,开创了实验小学校园足球新局面。4月份,举行了小学第二学区校园足球联赛。足球赛严格执行中国足球协会审定的最新《足球竞赛规则》及相关规定,采用5+1人制单循环赛。为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特聘请资深足球教练罗军、符宏伟担任裁判,实验小学、渭阳小学代表队参赛,实验小学荣获第一名。12举行实验小学首届“冠军杯”校园足球赛。三至五年级24支班级足球队、36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球赛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历时五个月。通过比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凝聚集体的力量,提高球员的技能。

9.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队伍素质。

我校体育教师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公正,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

(1)打造一流团队。学校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首先在校内精心挑选体育教师,其次还面向社会聘请了足球协会符宏伟、乒乓球协会郭喜军和象棋协会康进录等三名专业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专业教师担任体育社团辅导员。9月初,在全体教师会上隆重举行了辅导员聘用仪式,给每一位辅导员颁发了聘书,签订了聘用合同。

(2)“请进走出”提师能。20151月14日至2月6日,9名体育教师全员参加了2015年陈仓区球类运动裁判员培训,考核合格。胥晓敏、苏西侠、张勇获得足球三级裁判员等级证书,张奋军、白慧梅、黄慧霞、刘芳获得羽毛球三级裁判员等级证书,李虎、杨红英获得乒乓球三级裁判员等级证书。先后有胥晓敏、张勇、黄慧霞、刘芳等4名老师赴商洛、兰州、西安、宝鸡等地参加师能提升培训。

(3)勇挑重任促提升。4月24-26日,黄慧霞在陈仓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担任裁判。5月5日-15日,黄慧霞、白慧梅、杨红英、李虎等4名老师承担陈仓区中考体育测试工作。5月25、26日,白慧梅在“四省八地市”射击比赛中担任裁判,在宝鸡市机关运动会和陈仓区周末篮球赛中多次担任篮球裁判工作。10月24-26日,黄慧霞、苏西侠、张奋军、刘芳在陈仓区中小学生三跳运动会中担任裁判。

10. 体育社团活动精彩纷呈。

(1)组建田径、足球、三跳、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游泳、团体操队、象棋、围棋等十几个体育兴趣小组,参与学生1000余名。每周三下午课后和寒暑假定期开课,确保了活动的实效性。田径、足球、跳绳、毽子跳方、羽毛球等5个校队坚持每周早晚集中训练八次,为各项赛事奠定基础,并为专业队输送优秀人才。

(2)学校精心策划,扎实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5月举行实验小学第三届田径运动会,11月举行第九届校园体育节,12举行实验小学首届“冠军杯”校园足球赛。

(3)一年来,学校田径、游泳、三跳、和足球队组分别参加了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鄂尔多斯营区比赛、宝鸡市第七届“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宝鸡市2015年青少年游泳年度比赛、陈仓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陈仓区首届三跳运动会2015年陈仓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迎接的检查和协办的活动

1.10月,教育体局副局长张立和体育股王引文股长多次来校检查指导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2.12月4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体育局局长李富生、陈仓区教育体育局书记王、副局长张立和区体育股股长王引文来校检查指导体育工作

3.9月3-5日协办陈仓区成人足球联赛,12月28-1月20日,协办陈仓区青少年业余体校俱乐部足球训练工作,2016年1月16日,承办2016年陈仓区少年儿童田径选拔赛。

三、取得的成绩

1.学校荣誉。学校荣获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鄂尔多斯营区小学混合组二等奖,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宝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第十名,2015年参加市年度赛工作考核良好单位。陈仓区2015年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第二名陈仓区首届三跳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陈仓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体育艺术2+1项目展演优秀单位。体育教研组被评为“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体育教研组”。

2.教师荣誉。苏西侠被评为宝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优秀指导员;杨红英、白慧梅、张勇、郭淑红荣获区级优秀教练员称号,黄慧霞被评为区级优秀裁判员白慧梅、张勇、等2人的论文和课件分获市区级等次奖。2014年体育教研组承担的市级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小学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遇到的困惑问题与解决途径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三等奖。

3.学生获奖。有72人次在宝鸡市第七届“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宝鸡市2015年青少年游泳年度比赛、陈仓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陈仓区首届三跳运动会和2015年陈仓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获得市区级前八名奖项, 其中市级奖26人次,区级奖46人次。杜龙超、田天乐、邓雨航被评为足球“希望之星”,张永乐荣获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鄂尔多斯营区最佳才艺展示奖。

四、努力方向

一是改善体育教育条件,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创新体育活动开展方式,提高体育活动效果。

二是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夯实体育教育基础。课堂是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第一阵地。学校一定要扎扎实实开好体育课,选好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坚决杜绝挤占体育课的现象,真正发挥体育课程调节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技能的学科功能。

三是提升体育师资水平。要通过观念的更新,制度的完善,课堂教学的优化,师资力量的强化,为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陈仓区实验小学

                                                                                        2015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