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课体验性教学初探 (2015-07-24 22:55:45)

小学生体育课体验性教学初探 (2015-07-24 22:55:45)

深圳市福田区华富小学  周远志

摘要

    在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试验递进过程中,体育课的体验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下,开展体验性学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有效性,努力形成学生对体育课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同时在行为表现、情感体验、团队合作,运动技能提升等几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式得到转变,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有效性的到提高。

关键词

体验性   体育课堂  效率教学  有效性

 

体验性教学的内涵

    体验性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体验性学习的流程

 

 

 

 

 

 

 

 体验性教学的特征

体验性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体验性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体验性教学善待生命的自主性,体验性教学理解生命的生成性,体验性教学关照生命的整体性。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身心特点,我们采用体验性教学法,开拓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往的练习式转化成体验式。教师从“主角”变成“配角”。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情。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的舞台。

一.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1.1创设“故事”“想象”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听故事,想象丰富,头脑中常有一些超乎常规的“奇特”想象特点。抓住小学生喜欢故事情境中游戏玩耍要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紧扣这些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体验的活动来。比如:钻过“山洞”——爬过“水沟”——跳过“小河”。最后快速奔跑将武器及时迅速地送到“目的地”等。整个练习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性。

 

 

1.2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依托教材,挖掘相关教学内容,结合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情景,为体验课堂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在体验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恰当灵活第设置一些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同时体育教师用心的设计和创造,充分运用悦耳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运动的森林或是一个体育节等等。都能激活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在小组合作中体验

团队合作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特性之一,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学进行合作学习。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不断探索,取得的成果显而易见。

2.1小组合作体验,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大增强了,有强烈的上体育课的欲望,上课非常投入,合作性增进了师生、生生的情感,相互之间产生亲近与依赖感,并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帮助的温暖,内心的愉悦,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2.2小组分配方式

体育课的小组分配采用先自主分组,再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调配,根据强弱基础的不同进行搭配,男女搭配的方式进行组合。这样合作学习跟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堂更为自由,民主,宽松,师生之间,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具体表现方式是小组学习法,小组有任务,如果小组不能共同协作,就不能完成任务,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平等,感受公正,使不同天赋、潜能、气质、性格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彼此交往中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在学习中自觉的与他人进行合作。

2.3小组学习的检测

适时地给予反馈矫正,及时检测。可以采用互帮互学,互检互评:“你真行!”“跳的真好!”“真不错!”“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再试试看,好吗?”学生间的鼓励让孩子感受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能力,又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养成终生体育习惯。

 

 

三.在体育教学学习过程中体验

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小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

3.1全员参与体验。

    教师应坚信课堂教学能够为班级的每个人提供体验练习的机会,不管班级学生的数量、性别能力,教学过程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加油!你能行的!”“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等等这样的话语充斥着整个课堂。

 

3.2教师在体验过程中及时监控与反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旦学生进入体验学习状态,作为教师的角色就应转变为监管者与反馈者,在学生体验学习期间教师一直来回观察,走动,在整个体验练习期间教师至少要提供3次积极有针对性反馈,而不是纠正声明。

 

体验性教学最终目的是我们的教学要深受青少年喜爱和欢迎,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增多学生的运动和体验的时间,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运动和体能水平,改善学生学习态度。简化教师指导方式利用一切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真正爱上体育活动,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这是每个体育教师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对体验性教学的初步学习和运用,对所教学生的问卷调查。

 

 

 

 

附表如下

 

体育课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表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性 别

 

       学 习 情 况 调 查 问 题     注:在(  )内打“   ”

A、你喜欢上体育课吗?

 1、很喜欢。

(  )

 2、随便。 

(  )

 3、怕上体育课。

(  )

B、你觉得体育课中的内容怎样?

1、很感兴趣。  

(  )

2、随便、无所谓。  

(  )

3、不太喜欢。

(  )

C、你觉得应该怎样上体育课?

 1、和以前一样。  

(  )

2、学一样喜欢的技能。  

(  )

3、喜欢自由活动。

(  )

D、小组讨论时,你喜欢哪种方式?

1、和组员对话交流方法。

(  )

2、等待老师告诉方法。 

(  )

3、自己想办法。

(  )

调查问卷发放8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调查结果各项数据统计如下:

学习情况调查问题

回答人次

比例

体验式教学一学期后

A

 1、很喜欢。

31人

36.4%

%

 2、随便。 

27人

31.7%

%

 3、怕上体育课。

27人

31.7%

%

B

1、很感兴趣。  

28人

32.9%

%

2、随便、无所谓。  

30人

%

%

3、不太喜欢。

27人

31.7%

%

C

 1、和以前一样。  

32人

37.6%

%

2、学一样喜欢的技能。  

25人

29.4%

%

3、喜欢自由活动。

28人

32.9%

%

D

1、和组员对话交流方法。

28人

32.9%

%

2、等待老师告诉方法。 

35人

41.2%

%

3、自己想办法。

22人

25.9%

%

 

经过一学期的体验性教学,89%的学生认为好的体育课能使人身心愉快,51%能锻炼自己的身体,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26%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恩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协调同学间的关系,22%的学生认为体验课能显示自我价值,表现自己的能力。

 

研究表明,教师通过体验性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运动的兴趣,而运动兴趣是学生参与运动的主要内在动力,由此可以想象,体育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仪征市城中中心小学 王达珍;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杨长青;;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科学教育;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