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与区体卫教研室和市体育教研部门密切合作,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寻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以各种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达到三至五年内打造一支在全市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发展领军团队的目标。
团队大力配合区教育局大力开展的教与学方式转变,以健康第一,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协地发展。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和大课间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加强教学研究:教学是教育的第一要务,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最直观的表现,立足课堂,研究课堂,狠抓课堂教学的效益,努力提升成员课堂教学能力,是本工作室的主攻方向,也是本工作室各项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工作室将致力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在不断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中前进,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在保持成员现有教学特色的同时,逐步形成各自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二)开展课堂展示 工作室将推行教学公开课制度,力争工作室成员,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鼓励成员利用一切手段和现有资源开设研究课和观摩课,为工作室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平台和载体,进而有效地提升成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工作室将积极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外出听课,相互评课,独立备课,同课异构,集体研讨,这将即是对工作室成员课堂能力的检验和考核,也将是工作室的有效辐射。
按照名师工作室要求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途径,形成名副其实的的名师团队,作为主持人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带动工作室成员,在师德修养和教育科研能力都能达到较高水平或得到较大提高。
(三)打造科研品牌
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是提升教育教学效益,提升教师品位的关键,本工作室首先要在工作室内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鼓励每一位教师积极从事教科研工作,以教科研带动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努力将教科研打造成本工作室的特色和品牌。
工作室成员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积极参与其他人的研究课题,争取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我们要做到明确任务,集体研究,自定方向,独立卷写的方式,本工作室的具体做法是出点子压担子,促使工作室成员更加坚定地走科研兴教之路,为教师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追求辐射效应
工作是立足本校为研究基地,将总结的经验现在学校推广,然后辐射到其他学校,本学期完成名师工作室博客的建立任务,并不断增大信息量,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网页内容,努力将博客打造成战士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桥梁,最大限度的显示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
开展多读与体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并写读书笔记,明确工作室研究方向,工作室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选择,确定并开始适合自己的研究类别和单元课题。
共同学习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精神,调查研究我区教育教学管理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向区教育局及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三、具体工作安排:
1. 全体成员参加“周远志体育特色工作室揭牌仪式”。
2.讨论学期工作室工作计划,开展多读与体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并写读书笔记;
3.“快速跑”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并推出几节好课展示。
4.专题讲座:“体育课体验性教学初探”;
5.主持人细化,明确工作室研究方向,工作室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选择,确定并开始适合自己的研究类别和单元课题。
6.区重点科研课题“体育课体验性教学与教与学方式转变有机结合”
7.“与教授面对面”——有效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8.研究人员汇报“个人成长计划”完成情况;
9.与香港一所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
10.各成员“教与学方式体育课堂”系列展示活动
11.读书交流、专题讲座;(郭冠帆老师组织)
12.各成员“教与学方式体育课堂”系列展示活动。
13.编辑“工作室研究成果集”;(共六大板块:规划总结;活动剪影;课题研究;同课异构;发表文章;读书笔记)
14.课题实验进展情况交流活动;工作室学期总结。
15.以研究课教学,学生参与 专家讲座,专题研讨,观摩考察等多种形式对成员进行培养。
(1)安排省市区教研专家讲座一次。
(2)设立专题研讨一次。
(3)成员每人提供一节“教与学方式转变”探究课,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教与学方式转变沙龙。
周远志体育工作室
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