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市中学大课间活动暨校园足球运动方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
坚持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组织领导
组 长: 李文明
副组长:蔡柏琪
成员:曾新良 贺实平 蔡德斌 侯志明 何大海 全体班主任及跟班老师
1、领导职责:校长、全体行政人员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职责:
(1)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
(2)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
(3)负责训练。
3、班主任职责: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出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
三、 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以校园足球运动为核心,以“健身强体、育德促智、审美悦心、发展个性” 为宗旨,以群体活动为基础,落实“健康第一” 的思想,体现“锻炼的实效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个性的塑造性及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切实提高创新广阔的发展空间。
1、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 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快乐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切忌成人化和强制性。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阳光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安全第一原则。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兔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管理责任制
1、领导督察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校长、行政到操场参与、督促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负责制:上午第二节课后大课间,体育老师做好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各项工作。(1)活动全程由广播音乐指挥。(2)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的安排;(3)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4)负责学生排队、广播操、青春健美操、足球操及分散活动的指导与监督及训练工作。
3、班主任负责制:各班主任第二节课后,就必须全部到达班级,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整好四路纵队,然后带领路队安静、有秩序地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组织学生按要求参加大课间活动。活动中,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活动,维持好本班学生的纪律、安全。退场时,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排好两路纵队安静、有序地进教学楼,到达班级后才能解散。班主任平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五、活动结构、内容
(一)活动结构
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在音乐的旋律下进行,历时三十分钟。五个环节组成,分为进场、集体广播操、健美舞、足球操、足球球性以及对抗性练习和比赛及进入活动场地进分组活动及退场。积极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与学校文艺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发现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人才。
第1环节:集合(3分钟)跑步(5分钟)。上午第二节下课音乐响起后,由班主任在教室组织好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高喊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有秩序地跑步进入操场慢跑2圈
第2环节:广播操《放飞理想》(8分钟)。集体做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操《放飞理想》。积极做好广播操,达到热身的效果。
第3环节:健美舞(4分钟)。塑造学生健美体形,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陶冶学生情趣。
第4环节:进入活动场地进分组活动(7分钟)。在音乐中,各班各组进入到指定的活动场地,各负责教师进行器材的分发和活动,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在规定活动区域进行活动。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活动内容定期更换,同年级之间进行轮换,全校教师全员参与,促进师生及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第5环节:放松及退场(3分钟)。活动结束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小结,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各班整队后高喊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徒步有序进入教学楼,让全体师生在宽松的状态下进行全身心的放松,以良好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二)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注重突出“强身、益智、养德、健美”原则,分为集体活动和分组活动二大类,项目包括跑步、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操《放飞理想》、健美舞、足球操及足球运动和游艺活动。
活动项目:
1、跑步:全体学生。
2、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操《放飞理想》:全体学生。
3、健美舞:全体学生。
4、球类运动:开展多样性的球类运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展项目主要围绕校园足球开展足球操、以及球性和对抗和比赛,(校运会初二足球赛紧张有序)还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以班级为单位,形式:分组轮流进行。
5、游艺活动:
踢毽子、跳皮筋、跳绳、丢沙包、踏踏板等。
(三)、15分钟内容安排及负责
1、龙市中学大课间班级自由活动内容安排表
班级 | 自由活动项目 | 场 地 | 跟班教师 |
116班 曾新良 | 男生篮球、 女生集体跳绳 (男生引体向上 女生仰卧起坐) | 老球场东
| 曾新良 龙永忠 侯华兰 张国仔 赖新平
|
117班 李运详 | 男生篮球、 女生集体跳绳 (男生引体向上 女生仰卧起坐) | 新球场东 | 李运详 刘国侦 阳湘南 龙建平 周华林
|
118班 贺实平 | 男生篮球、 女生集体跳绳 (男生引体向上 女生仰卧起坐) | 新球场西 | 贺实平 吴红忠 侯文娟 周小武 谭青峰 |
119班 蔡柏琪 | 男生足球 女生羽毛球 | 东跑道、操场草坪南 | 蔡柏琪 段慧芳 陈安琪 张倩梅 |
120班 蔡徳斌 | 足球操
| 两篮球场靠中线 | 蔡徳斌 候广军 于香莲 张妮
|
121班 于美娟 | 男生跳绳 女生丢沙包 | 东跑道、操场草坪北
|
于美娟 侯志明 李颜丽 陈赓美 李文明 |
122班 王人杰 | 男生乒乓球 女生跳绳 | 北边乒乓球场及西边跑道 | 王人杰 谷相辉 孙瑞飞 刘小平 谭检仔 |
123班 胡经良 | 男生踏踏板 女生羽毛球 | 石梯下跑道 | 胡经良 何大海 阳庆多 王晓彬 |
124班 曹雪芹 | 男生乒乓球 女生跳绳 | 南边乒乓球场及西边跑道 | 曹雪芹 王志宏 胡俊华 王小朱 |
2、行政、体育教师安排
1、初一:行政:李文明、周华林、赖新平、胡俊华;体育教师:何大海
2、初二:行政:蔡柏琪、蔡徳斌、张国仔、侯广军;体育教师:侯志明
3、初三:行政:李运祥、曾新良、贺实平、刘国桢;体育教师:蔡德斌
注:体育委员在每周星期一下第一节课后去器材室借,每天结束负责收齐,每周星期五眼保健操后归还。
六、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
2、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3、安全保障。学校按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现象。 各班主任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4、激励措施。活动由办公室考勤,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考核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教师的到位情况列入教师个人考核中。二是对班级的考核。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将大课间活动的检查内容列入班级专项考核中。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5、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6、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协助体育教师指导活动。
七、进退场及场地安排:
场地安排:(一)广播操、青春健美操:运动场
(二)第4环节内容场地:
退场时以班级为单位成两路纵队喊口令“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有序退场。
龙市中学
2016年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