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中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确保学生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和在校体育锻练每天不少于一小时,推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更好的贯彻落实《江油市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确保学生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和在校体育锻练每天不少于一小时,推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现就我校扎实开展大课间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和市教体局对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指示精神,保证学生每天不低于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大课间活动是以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序参加的课间活动,达到强身健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大课间活动的目标

1)在校园中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各年级有比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新局面。
    
2)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生活习惯,提升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大力推动江油中学校园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高中校园中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活动的主题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四、实施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我校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设施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课间活动安排了自编韵律操、跳绳、踢毽球、球类活动和环形跑等内容。

4、安全的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梁玉帮

副组长:杨以双、杨永平、董  军、杨玉华

成  员:陈时刚、张  衡、孟贤军、陶永贵、左小青、李志雄、三个年级分管领导

(二)工作小组

组  长:张明礼 

副组长:廖开伟、毛律军

组  员:各班班主任、全体体育教师

六、活动时间、方式及第二套方案

(1)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后在运动场和校园内空旷地带进行,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

2)活动方式:自编韵律操、跳绳、踢毽子、球类活动和环形跑等多种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活动全程以多种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过程。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有序地组织下参加各项活动。

3)遇雨雪等异常天气,启动室内课间活动方案(第二套方案)。

七、活动场地划分示意图

 

 

八、活动流程

1)学生入场(7分钟):当上午第三节课下课铃声一响起,全校各班班主任敦促本班学生迅速地,安全地,随着入场音乐有序下楼,下楼后小跑步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始踢毽球。整个入场过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速、静、齐。

2)第一部分:自编韵律操(4分钟):6分钟后,全校学生当听到提示音乐时,伴随着韵律操音乐,统一做自编韵律操。

3)第二部分:激情跑步(4分钟):10分钟后,当听到跑步提示音乐时,高一高二师生伴随着音乐开始激情跑步(环形跑)。高三师生伴随着跑步音乐,围绕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建筑物逆时针方向跑步(校园越野跑),直到跑步音乐结束为止,然后有序离场。

4)第三部分:分班(组)活动(12分钟):,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跳长绳、踢毽球、踢足球等球类活动。

5)第四部分:整理放松、有序离场和课前准备(3分钟):在音乐提示下整理放松,有序离场。

九、实施方法

(一)明确职责

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由领导小组(校长、办公室、德育处、教导处、校团委、总务处、安全办、年级领导)和工作小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共同完成,实行责任制管理。

1、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2、办公室、德育处、教导处、校团委、总务处、安全办、年级领导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全、协调、宣传、督查、场地保障、管理等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3、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同时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

4、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等工作,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二)检查评比

为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将进行不定期检查,实行量化评定。结果将与文明班级、优秀班级的评选、班主任的量化考核挂钩。

(三)成果展示

学校将于每年开展全校性的田径、篮球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等,全面检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

十、健全机制

(一)安全工作: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二)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运动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特别关心班上异质学生体质,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十一、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德育处、教务处、校团委、年级领导、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教育,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

2)各项目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

3)负责日常管理和值周教师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所有负责教师和全体班主任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

 

 

四川省江油中学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