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回想走过的一年,学校又在忙碌和成长中度过。根据县、州下发文件中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建设的要求,我校围绕“增强学生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健康教育目标,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全校师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现将本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齐开足课程,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强化课程管理
1.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准绳,教务处认真落实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课程安排,开齐开足了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并定期检查教师执教情况,指导教师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行课,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保证体育与健康课正常实施,坚决杜绝体育教学中的随意性现象,切实规范体育课堂的教学行为。
2.根据我校体育教师教学“六认真”检查的各项细则,教研组长以月为单位进行定期检查,教务处进行教案抽查、巡课检查和随堂听课,认真落实对体育课堂的管理和巡视工作。同时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队活动,开展了疾病预防、营养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健康学习的良好习惯;青爱小屋所研究县级课题获州级一等奖,成功组建了我校第9支教研团队,为我校持续性、科学性开展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了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对问卷认真分析,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二、认真落实了大课间活动,实现阳光运动一小时。
制订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要向社会进行公示,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不低于30分钟,要结合学生养成教育,各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缩短大课间时间。大课间活动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阳光体育冬季长跑(11月~次年3月,每天长跑距离基数:小学生五、六年级1000米,中小学校在法定工作日每天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完成跑步里程,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学校应要求学生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或广播操(4月~10月),二是开展适合学校体育场地和具有本校特色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以及体育课外活动纳入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9:55-10:30分,主要形式为《羌山新韵》韵律操和《七彩阳光》广播操,值周行政每天必须到场检查做操情况。体育组组长负责训练四名五年级学生带操。大课间活动做到活动组织有序,做操规范,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到场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做好学生的榜样,同时也使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值周行政做好过程监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加强每个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目的。同时,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每天16:15~17:25,一个年级由语文、数学老师在辅导课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小时的课外锻炼,有短跑、跳绳、打篮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开展体育锻炼。
三、认真完成了学生体质监测和分析上报工作,建立学生个人体质健康卡。
全面、有效地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每学年11月完成数据测试,及时、准确地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的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测试原始数据和会总表要妥善保存,作为体育组档案备查,测试数据要导入管理软件并进行备份。每年11月26日前将相关数据在网上直接上报国建数据库,确保上报率为100%。对测试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整改措施,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根据文件精神,从2013年起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体育教师要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教师,作为重要评价内容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同时,学校将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规定,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纳入“四好少年”“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标准中。
四、坚持校队训练,开展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
1. 参加了2016年汶川县第22届中学生、第8届小学生篮球运动会,女队获全县第二名,男队全县第三名,余将军、龙贤云被评为优秀教练。
2.坚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内运动会,推广校园足球等体育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丰富多样、全员参与的运动会。科学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家校配合指导好学生课外活动,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睡眠。通过竞技类的比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对自己身体成长的专注度。同时,在开展各级、各项比赛活动中,加强组织管理和安全教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
3. 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各校要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师生运动安全。要加强体育场馆、体育设备设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安全运行,对学校开展大型的体育活动,要制定应急预案,防止群体性安全事件的发生。
五、艺术工作
(一)师资、投入及设施,确保学校艺术工作有效开展
1.师资配备与培养培训
按照课程计划开设艺术课程的要求,我校艺术教师都是专职教师,其中阿坝州音乐骨干教师1名,汶川县音乐、美术学科带头人2名,美术骨干教师2名,学历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合理,队伍稳定。我校艺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态度认真地完成艺术教育工作任务。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活动的能力。学校还重视艺术教师业务培训,今年艺术教师参加了县上举行的音乐、美术教师培训。
2.保证经费投入
学校高度重视艺术课程建设和艺术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保证了艺术节、艺术社团等艺术活动开展的经费;学校努力加强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特别是对教学楼、学生宿舍区域墙面艺术氛围的营造。
3.加强器材设施方面的建设
学校一直加大对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齐全的硬件设施为特色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为了确保学校艺术教育顺利开展,学校保证了每一位艺术教师有自己的专用教室,目前有音乐教室4间、美术室4间、音乐器材室1 间、美术器材室1 间、书法教室1间、舞蹈教室1间、电子琴教室1间、电子钢琴教室1间。
随着我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的发展形势要求学校不断强化办学内涵,丰富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这些年,学校也一直遵循这一思路开展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对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都各配备了一套电子白板,以便老师丰富教学手段,开阔学生鉴赏的视野。
(二)艺术课程建设及活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1.加强学校艺术课程建设,开齐开足艺术课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我校艺术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艺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由于改版后的人教版艺术教材配备了优秀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
本年度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音乐组美术组教师也积极参加晒课活动,并上传视频。我校美术组杨艳老师的“优课”被评为县级优课,体育组高贵佳、美术组王娅、音乐组樊文老师的“优课”都被评为省级优课。
9月,音乐组指导学生参加汶川县教师节庆祝活动暨艺术展演活动中,指导学生节目歌表演《世纪的约定》获得展演活动一等奖,教师指导并参加的器乐合奏《千年风雅》也获得展演活动一等奖。
10月,建队日中,我组教师积极参与,教授学生红歌,并组织编排使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受到领导和老师们、家长们的好评。
本期音乐组谭海燕老师创作歌曲《羊角花儿云里开》获得四川省“唱响四川——百姓最喜爱歌曲”三等奖。
10月,音乐组教师还参加了汶川县党代会表演。
2.抓好社团活动,丰富课外艺术教育。
课外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2016春季我们美术教研组全体教师都开设了自己的社团,有少儿剪纸社团、儿童画社团、少儿水墨画社团、少儿线描画社团和泡沫浮雕社团。每周一次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参与学习,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和家长的认可,搜集整理了近百件学生作品。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本学期举办的“喜迎羌历年 小手画羌乡”羌族文化艺术宣传周活动和现场创作活动,充分显示了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和我校浓厚的艺术氛围。
2016春季我们音乐组教师承担了学校四个兴趣小组,舞蹈小组,加强学生的舞蹈基本功,使得学生的基本功有了较大的进步。合唱小组和电子钢琴、竖笛培优小组,每一次训练的时候,各小组的负责老师和指导老师都能及时到岗到位,认真进行训练,各小组已初见成效。
六、卫生工作
(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和医保工作。
1.完成了一年级新生和二至六年级新转入学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证工作,并做了二大统计:(1)补种和漏种的类别及人数。(2)无证学生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统计为相关部门疫苗接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2.积极配合汶川县威州镇骨伤科医院完成了我校一年级新生和二至六年级新转入学生预防补种工作。
3.积极配合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汶川县质量技术监督所对我校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的监督工作。
4. 根据汶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汶川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认真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顺利完成了我校1253名学生的参保工作,并能及时为保参保学生家庭提供热情服务,本期出具参保证明50余份。
5.根据学校要求完成了一年级新生眼保健操培训和2-6年级学生眼操巡查、指导工作。
6.积极配合学校体育组完成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
7.坚持每天的晨检、午检、晚检工作,建立了晨检制度认真做好因事、因病缺课学生的登记工作,并对因事、因病未到校的学生建立了电话跟踪制,从而了解学生的发病情况,以便采取应对预防措施。使患病儿童的病情得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8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医务室协助值周老师做好卫生检查、评比。按照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做好传染病、流行病防治工作,定期对学校环境进行灭蝇、灭蚊、灭菌等消毒杀菌工作。保持学校的校园环境的洁净,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
1.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对师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展板、红领巾广播站、讲座、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卫生知识,我们根椐流行病的发病规律,每月举办了一期预防流行病、传染病知识的宣传版面和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防控知识;之外还及时清理卫生死角,让教室、宿舍及时通风,定时消毒,杜绝传染病的发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结合学校“青艾小屋”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心理、生理、性卫生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
2.秋季是传染病、流行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做好预防和防止其流行的关键。所以时常提醒老师和同学们注意预防。其间医务室相关同志广泛收集资料并通过板报、QQ群和校园广播介绍传染病预防知识。
(三)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1.为了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的监管力度。医务室校医每天到食堂开展巡视工作,督促食堂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建立健全食堂消毒、留样、晨检及验收档案工作,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坚持索证、验证、记录等制度,严把采购关、食品加工、储存、流通关等。督促有关人员做好饮用水的供应工作,做到卫生、足量。同时每周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进行培训。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食堂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一年来校园里从未发生过因食品影响师生身体健康的事故。
2.检查落实食品和营养餐的留样制度,确保留样食品的量和留样的时间以及留样食品的处理情况达到相关要求,确保这一环节安全。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接受各级各类视察、考察、参观、检查无数,在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面均受到好评;
汶川县第一小学
2016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