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15-2016年校园足球联赛已经结束,回首这一年的校园足球工作,相比于过去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在此按照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校内班级联赛、校队三个方面写下三点总结;
1.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通过这几年学校宣传平台的推广,班级联赛的火热和校队成绩的优异,我校校园足球文化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随处可见的足球服和足球鞋,课间课后对于之前班级联赛结果的讨论以及即将开始比赛的预测,都展现了学生对于校园足球的热情,特别是校内的班级足球联赛所引发的周边效应,各个班级都有了自己的助威口号,助威横幅,围绕着足球比赛所衍生了摄影、绘画比赛,许多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而且班级联赛总会吸引许多小球迷和学生家长的关注,每次比赛场边都会围满了观众。这些方面都可以显示我晓得校园足球文化在五小里持续升温。但是对于我校的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方面也仍然有些问题;首先,校园足球所影响的大部分都是男生,大部分女生对于校园足球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校园足球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将是一个难题;其次,部分老师和学生对于校园足球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层面上,更甚者会误会校园足球仅仅是为了培养足球运动员.这样的想法曲解了校园足球的本意,校园足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会踢足球,人格健全的科学家,医生,警察,工人等各行各业的人,而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培养运动员。这样的理解会导致老师和学生在参与校园足球时没有一个正确积极的胜负观念,过于重视结果和成绩,而忽视了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拼搏和努力,容易让比赛失败方对于挫折而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应该更重视对校园足球育人这一块的宣传,通过校园足球,向学生传达,团结,勇敢,付出,无私,坚强,思考等理念。
2. 校内班级联赛
这学年班级联赛增加了三年级的比赛,同时在规则上,要求三四年级的比赛必须有一个女生,这样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女生对于校园足球的参与性,同时各个班级对于联赛的重视程度也很高,有很高的参与热情,比赛水平相对于去年,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并且今年买入了护腿板和守门员手套,这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安全性。但是同样的有着一些问题,部分老师学生和参与比赛的队员因为对规则和足球常识的不理解导致比赛的魅力不能完全展现,并且一定程度影响比赛的流畅性。再者缺乏执法比赛的裁判,由于目前比赛增多,而学校专业体育老师只有两个,有些比赛在两位体育老师没有空的情况下只能让其他老师临时上岗。
3. 校队
在训练上,基本技术训练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注重身体素质、对抗和实战模拟,训练纪律也更加严格,直接体现在校队的个人技术比往届更加细腻,基本功更加扎实,而且对于校队的持续发展也同样重视,训练有有意识的加强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培养,现校队五个主力队员已经有一个四年级球员,而轮换队员中也有三个四年级球员,同时也不放松对于一二三年级学生的在训练中的观察与培养,以此来挖掘优秀的低年级队员。这样保证的校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当前校队里也有十个左右的女子队员,校队训练中,女队员表现出了优于其他女生的坚韧性格,同男生打成一片,有些女队员甚至在和男生的对抗训练中不落下风,而我校的女子队员孙瑞芳,在今年暑假和我校上一届的队员一起入选的乐平市少年队,在今年的百县联赛中表现优秀。而在队伍的组织管理建设上,培养学生的校队集体荣誉感,要求学生提高自我要求,做一个更加优秀的五小学生,让学生因为身为校队的一员而骄傲,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校队对内气氛融洽,相处有张有弛,让学生在锻炼身体,提高足球技术的同时学会和和人相处,性格也乐观开朗。至于校队的不足,由于老师的专业限制,目前校队的训练还不够科学和系统,这一点还有待提高,而且目前校队人员过多,导致影响训练质量,加大管理组织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