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洪初中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2015年创建了市级阳光体育示范校,学校紧紧围绕“阳光体育”创建工作,努力克服困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材力,目前,基本形成了特色。

九洪初中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体育教育和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效果明显,2015年创建了市级阳光体育示范校,学校紧紧围绕“阳光体育”创建工作,努力克服困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材力,目前,基本形成了特色。现将我校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九洪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至今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占地面积11960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623人,专职体育教师2人,兼职体育教师1人。     

二、深化认识,营造氛围,广泛动员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开展阳光体育,创建体育强校,增强学生体质,促其健康成长”为体育工作宗旨;朝着“以人为本,特色强校”的体育工作目标,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在开展阳光体育的活动中,我们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秉承我校“重文化、突艺体、强管理、创品牌”的办学理念,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至各年级、各班、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全面领会活动实质,使全体教师体育工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其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国旗下演讲、黑板报等形式,营造阳光体育运动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站、国旗下演讲等有利时机向全校师生发出“阳光、健康、快乐”的倡议。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已经深入师生内心 ,提高了全体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强化领导,保证投入,扎实开展阳光体育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制度和职责      

    1、.我校高度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将其纳入学校每年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主任为成员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我校是校长亲自抓体育工作,学校德育处专门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实施,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落实。    

    2、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体育工作,制定有学校体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依据学校实际制定有年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且有年度工作总结。阶段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强、工作保障机制健全、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3、建立健全体育管理制度,落实相关人员职责,做到职能分明、责任到人。     

(二)强化体育保障,确保软硬件达标      

1、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我校严格按教育部2008、5号文件规定,配备体育教师。我校现有体育专职教师两名,兼职体育教师一名,都具有合格学历。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支持体育教师参加各级体育教研、培训活动;学校力争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轮训,选送教师参加高规格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     

2、按标准配备硬件设施。学校按照教育部教体艺2008、5号文件规定配足配齐体育设施、器材。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管理有专人负责。学校现有体育器材保管室2间,2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1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5个,乒乓球场地2个,乒乓球台11个。体育设施、器材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开放利用好所有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供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3、建立学校体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学校年度按学校公用经费的10%以上用于学校体育工作经费,每年拿出几万元,购置体育器材,提供各级各类运动会活动经费以及开展各项活动的经费支出等。每年按照每人1000元的经费为所有体育教师配备了服装,体育课课时工作量与文化课同标准,组织两操、大课间及其它校园体育活动另计工作量。我校体育教师不仅开展体育活动经费上有保障,而且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工作量计算、评优评先、外出学习培训方面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三)强化体育课堂管理,加强教学研讨      

    1、开齐课程。我校严格按照新课改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各年级每周3课时,按体育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目标和体育技能目标。     

    2、落实教研。我校高度重视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每两周一次开展学科备课组集体课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中心发言人,有详细记录。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记录、资料有积累。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备人、备场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突出“五抓”,即抓体育常规教育、抓安全教育、抓运动密度、抓锻炼实效、抓听课评课,向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质量。 

    3、抓实常规。学校体育工作检查由教导处考勤、管理,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督查考核。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     

(四)、彰显体育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1、大课间突显个性。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确立学生在校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主题,工作过程中,坚持贯彻“面向全体、凸显个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目标,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和时尚相结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原则,加大力度,常抓不懈,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始终如一、高效顺畅地发展到今天。大课间活动作为阳光体育工程的一项重要活动,实施到今日已近两年,初步形成“全员参与,彰显个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新格局。      

①、大课间活动时间确保。除了每节课后10分钟休息外,学校安排上午大课间为第一节课下课,活动30分钟,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放学后组织1课时的课外体育活动    

②、大课间内容彰显特色。全校统一开展大课间特色活动,内容包括:出操4分钟,感恩的心4分钟,兔子舞4分钟,跳绳4分,跑步8分钟,集合整队休息6分钟。整个活动丰富多彩。 

③、大课间管理严而有序。除了阳光体育领导小组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外,学校还组织行政值周、值周教师、学生会辅助管理,做到责任真正落实,一方面确保了活动质量,另一方面确保了活动中的安全。     

    2、特色活动增添魅力      

    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能够体现其教育性、趣味性、自主性、实效性。我们成立了体育社团活动,乒乓球社团、篮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田径社团等。并且把乒乓球、篮球作为了校本教材开发具体指导学生的锻炼和训练。我们每年按时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每年的“冬季长跑”、“兔子舞比赛”、师生趣味运动赛、师生拔河比赛等,还组织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运动比赛活动。同时,还加强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开辟“大课间活动”,如在我校的特色活动“远足、野餐”中把气排球、娱乐活动安排进去,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除此之外,还加强了当天无体育课班级的课外活动安排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体质。

 (五)严格标准,认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与分析     

    严格健康测试。学校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制定了实施计划,建立健全了相关测试制度。每年定期对在校学生按《标准》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并全部实行微机化管理,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信息库。认真分析并按时上报测试数据。学生合格率达 95%、优良率达 20 %以上。           

四、团结拼搏,体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体质,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不良习惯得到纠正,学习有了进步,懂得了节约,不挑食,饭量也增加了。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体育爱好者。近几年我校向各类中学输送了大量优秀体育人才,深受各校好评。近年中,我校参加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多次获前三名,多名运动员获单项第一。各类单项比赛也获得较好成绩。 

五、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不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家长溺爱,许多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与电视中,家庭劳动由父母代劳,生活方式由“动”到“静”,这些行为都使“阳光体育”的发展滞后,造成学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的教育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唤起广大家长和中学生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引导学生自觉地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充分得到大自然的关爱。  

     2、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体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能力、技能还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上课和训练方式有待改进,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有待丰富。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师资的业务素质,增强师资力量,充分开发体育资源,挖掘运动潜力,调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硬件设施还较薄弱:体育场地还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无塑胶运动场、无草坪足球场地设施设备还需要添置等。   

                                        

                                       沿滩区九洪初级中学

                                            20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