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安仁中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体会

学习安仁中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体会

红旗实验小学  邓友山

2014年12月9日,教育局组织各校体育老师到安仁军山中心小学、二完小、思源实验学校参观学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安仁县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能成为全省学习的样板,首先是领导重视,其次是大投入,第三是学校积极配合,第四是全员参与。

从参观学习的三个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看,各有特色,其主要表现是切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资源和场地:军山小学规模小,只有12个教学班,采取跳绳、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呼拉圈老鹰抓小鸡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也在活动中逐步掌握了体育技能;二完小学生人数多,有3600多名学生,该校大课间活动采取统一活动的方式进行,其大课间活动中融入艺术的成分,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师生整齐划一,出色地展现了该校大课间活动的独特魅力;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完全学校,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共2000名学生,其大课间活动综合了以上两校的形式。

参观后比较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情况,总的还有些差距。主要表现在:活动中的配乐节点少,学生组织中有点散,老师组织不到位,入场退场有点乱,老师没能全面参与,学校没有一点投入。

要切实改变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明确

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健身强体、育德促智、审美悦心、发展个性” 为宗旨,以群体活动为基础,落实“健康第一” 的思想,体现“锻炼的实效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个性的塑造性及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可选择性”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切实提高创新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健全机制

建立以校长为领导统帅,中层领导分年级管理,体育、音乐和具有特长的教师分项目指导,班主任主抓,科任教师和体育骨干辅助,师生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三、抓落实

1.活动时间落实。将活动时间定为上、下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

2.活动内容落实。活动内容包括学校规定的集体项目(如:广播操、集体跳街舞等)和各活动单位的特色项目。

3.活动场地落实。活动场地,由体育组根据各活动单位的活动内容及人数,结合学校场地情况,合理统一安排。

4.带班教师落实。按照各活动单位所选活动项目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与管理。

5.值班领导落实。学校中层领导。按年级分工,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四、做到了10个到位

1.师生认识到位。为了统一思想,我们通过小喇叭、黑板报和多次召集师生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使师生对开展这一活动的认识高、信心足,参加的积极性高。

2,学生人人参与到位。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项目的活动,给他们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活动中个个争先,热情高涨,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特长,提高了健康水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体育教师的指导到位。体育教师在活动中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协助解决。

4.对班主任和体育骨干的培训到位。各活动单位选择的活动项目,有的是班主任会做的,有的却是做不了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前集中班主任和体育骨干,由体育教师和具有特长的教师对其进行培训,确保了项目有效地顺利开展。

5.班主任的组织到位。同年级的班主任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的项目,并采取自愿和合理安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活动单位的划分。然后再与同学们一起对所选项目进行合理编排,同时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指导与管理。使活动结构合理、组织有序、强度、密度适宜,真正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6.科任教师和体育骨干的协助到位。由于各活动单位选择的项目不同,只靠班主任组织有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安排了科任教师和体育骨干加以配合,并参与活动,加大了指导、组织与管理的力度,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质量。

7.领导督促检查到位。在活动过程中,由分管领导对活动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利地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教师参与、指导、组织和管理的主动性。

8.安全检查到位。活动前由各活动单位负责教师对活动场地,器材和学生的服装、携带物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了活动安全。

9.各方面协调到位。由校长、副校长和体育组负责,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安排,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情况,给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0.评价激励机制到位。①把教师出勤、参与、指导、管理、组织活动的情况和效果,纳入了教师的量化考评,调动了教师组织指导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②把学生活动的出勤、参与、活动效果、所起作用、创新等,通过自评、小组评和指导教师的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合格、待进步,作为学期末对课外活动的考查内容之一。③每两周对各班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奖励。

总之,为了更好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我校将吸取安仁的经验,在今后的活动中确保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合理、全校上下通力合作,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