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2015学年度体育工作报告
本年度我校的体育工作,坚持以2014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方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就年度学校体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才能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在开学初,我们做到了阳光体育工程中各项布置,落实体育课工作,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特别是我们城区学校,学生体质差,体育运动时间少,现在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好条件进行体育活动,学生们非常热爱,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学习、锻炼兴趣,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本学期我们严抓了广播操动作的规范性,一方面让他们学习新操,另一方面加强了他们组织纪律性教育。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每学期结合大学区活动,上主题观摩课,分别由王双、田昭山在大学区观摩活动,上了高质量的体育观摩课,体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活动主题。每学期体育教师进行教师间听、评课活动,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体育组每位教师积极准备,精心设计,每位教师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8位老师的课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都能利用动作、语言、挂图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下掌握了动作,提高了技能,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题。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期初,教导处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中,严格按照新课程计划,选聘体育教师。开足课时,按照学校的课表安排,保质保量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杜绝串课、旷课。
三、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落实两操,组织好各项比赛。常抓不懈,推动“二操一活动”有序开展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年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顺序、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确保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由班主任组织上好体育活动课,学校定期检查,活动做到有安排、有记录。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做到课外活动安排到课表上,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师,体育教师保证充足的器材和辅导,尽量安排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去活动、锻炼,使之能吻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和学生的个体实际需要。大课间由大队部负责,体育组实施安排,将工作落在实处。在活动中由班主任负责亲自指导,注重学生安全,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具体时间:每天大课间(第二节下课到第三节上课期间25~30分钟)。眼保健操平时由大队干部督促、检查,并每周进行公布,综合评比。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九月份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第四届趣味运动会。并举行了全校学生的踢毽子比赛,每次比赛前都有通知,下发方案,班主任配合体育老师积极训练,比赛结束后,及时总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能。
四、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期初即特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体育组牵头,以一到六年级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体育教师、校医室协同配合,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适龄健康儿童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本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成绩优良。
五、抓好各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工作。年初,学校选聘各活动小组的教练员,分别成立了篮球小组、排球小组、乒乓球活动小组,定期开展训练活动。并参加松原市乒乓球赛,获得了男子团体第二,女子团体第一。
六、重视场地器材建设,当好领导参谋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本学期,教育局又投入资金购买了肺活量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握力计等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