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将校园足球作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抓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宗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努力将校园足球打造成为学校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市体教工作,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发掘和培养特长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力量。
二、工作方针
将校园足球纳入阳光体育活动当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创造必要条件,为我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廊坊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廊坊市校园足球工作的领导,成立廊坊市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李柏林 廊坊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洪生 廊坊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王建华 廊坊市教育局正处级督学
王延庆 廊坊市体育局副局长
成 员: 闫保山 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薛宗军 廊坊市体育局竞体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校足办),地点设在市教育局体卫教研室。地 址:廊坊市广阳道300号,电话:5908679。
主 任:闫保山
成 员:宋洪海 王涛
(二)各县(市、区)、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四、工作职责与任务
(一)市校园足球领导小组职责与任务:
⑴科学规划、全面协调、完善机制、大力宣传、保障安全。
⑵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创新以内在动力为主,奖惩驱动为辅的长效机制,全方位拓展足球专业人才培训和经费筹措渠道。
⑶创建良好校园足球活动氛围,确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中小学足球联赛模式。
⑷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自觉、自愿、快乐、科学地投身足球运动,寓教于乐,全面发展,确保廊坊市校园足球活动健康发展。
(二)市教育局职责与任务:
⑴制定校园足球活动方案、计划,全面负责我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开展;
⑵做好校园足球学校的注册、训练、竞赛、考核、评估、教师教练培训及经费的管理和工作指导;
⑶指导学校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大课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
⑷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情况纳入对学校教育、体育工作评比表彰的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每年对特色学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
⑸结合我市实际,组织不同组别、不同形式的市级校园足球比赛;
⑹负责组织参加省市各级别的足球联赛,负责参赛运动员的学籍及注册管理,组建能够代表廊坊市中学生最高竞技水平青少年足球队;
⑺开展主题征文、队歌创编、队徽设计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⑻及时报送校园足球活动信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手段认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三)市体育局职责与任务:
⑴加强对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指导和推动,加强规划和政策的研究制定,加大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投入,科学指导学校业余足球运动队的训练;
⑵协调市教育局做好校园足球活动中各项竞赛的组织策划和裁判员选聘工作;
⑶为校园足球各类业务培训工作聘请专业讲师;
⑷在学校体育教师中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足球裁判员,通过考试完成裁判等级的认定工作;
⑸通过中国足协的教练培训课程考核,在学校体育教师中培养我市等级教练员;
⑹定期组织青少年足球训练营或夏令营,开放体育场地设施,为青少年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有力支持;
⑺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专款,作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经费,为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提供资金保障。(经费用途:用于赛事组织、器材和装备购置、教练(教师)和裁判员的培训、场地建设、宣传推广、办事机构工作运行、评估和奖励等)。
(四)各学校职责与任务:
成立由校长牵头的组织机构,由主管校长负责校园足球工作,指定专人分别负责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后勤保障、新闻宣传等工作。要制定工作计划和安全预案,认真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平安办赛。
⑴加大足球运动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努力保证有更多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足球活动;
⑵强化保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场地器材管理;不断完善体育场地设施,积极选派教师参加校园足球相关培训;
⑶组织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足球校本教材;
⑷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足球游戏、小场地足球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热情,利用足球运动的特性对学生开展意志品质、团结互助、集体荣誉等方面的教育;
⑸认真组织校内班级间和年级间比赛,分年级组建校级训练梯队和校代表队,积极输送优秀足球运动员;
⑹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赢得广泛支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⑺加强安全教育,认真排查场地安全隐患,制定安全预案;建立健康体检制度,身体健康可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⑻按规定参加各级校园足球比赛;
五、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筹划阶段):
组织完成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申报考察,完成特色学校的确认工作。筹划年度校园足球工作,召开校园足球工作会议。拟定全市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竞赛规程及《考核实施办法》。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和组织机构建设。摸清各学校足球专项教师的情况。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阶段):
举行全市校园足球活动启动仪式。加强宣传,全面营造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氛围,学校开设课外兴趣小组,体育课加大足球基础教学,组织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足球校本教材。开始对特色学校教师分期进行培训。特色学校发挥辐射作用,建立校际联盟。
第三阶段(普及提高阶段):
组织全市学校足球比赛(5人制、7人制)。对特色学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召开全年校园足球工作总结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六、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全面营造校园足球活动氛围,以推动校园足球开展为起点,加强与家长、新闻媒体及热衷于足球事业人士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促成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推广;
2.以40所足球特色学校为依托,以点带面弥补我市足球人才不足、知识信息匮乏等不足,在鼓励成绩突出的特色学校基础上,逐步扩大特色学校规模;
3.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开展校园足球及推动青少年普及的主力军,不断发展壮大主力军队伍,建立健全的各类人才队伍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不断完善技术资源、教练员培训、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管理;
4.建立表彰激励机制,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情况纳入对学校教育、体育工作评比表彰的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5.及时总结,积累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经验,加强对外交流,努力学习先进的经验,密切关注国家及省、市有关发展青少年足球的新指示、新政策,把握国家青少年足球发展问题的最新指示精神,顺应大势、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工作,逐渐形成完善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以利于我市青少年足球的发展。
6. 完善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招生考试政策。完善初中、高中足球特长生招生政策,畅通足球特长生培养输送渠道,建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条龙”梯队建设,形成完整的校园足球人才培训体系。
7.根据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安排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建立校园足球市、县(市、区)、校三级联赛体系,把校园足球联赛列入体育年度竞赛计划,鼓励学校举办班级、年级、校际比赛等校园足球活动。每年组织不同组别、不同形式的市级校园足球比赛。通过训练和比赛发现未来的足球竞技人才。
8. 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将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全部纳入“校园足球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范畴,解决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