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城关镇胜利小学关于全民健身运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落实《郴州市永兴县教育系统全民健身运动实施方案》(苏教函[2012]25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全体师生在全区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下,在学校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不断丰富我校师生的文体生活和提高广大师生的体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 长:陈典昌
副组长:黄艳芬、何德风、曹昌松、曹小平、郭永忠
组 员:代丽芳、张继红、曾平利、张蒙等体育老师和各班班主任
三、实施目标
  (一)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健康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协作、勇敢、顽强和友爱的品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体育运动的开展。
  (三)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把实施“全民健身运动”融入课改之中,要以保证体育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排齐开足体育课程,并尽可能安排专职教师,严禁挤占体育课程。
  2、整合体育课程目标。“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必须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意愿,选择学习内容,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把课程目标改造成为具有操作意义的学习目标,使“全民健身运动”的目标落到实处。
3、确保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学校要引导师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保证师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特别要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要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和体育节、和各种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开展体育兴趣小组的辅导活动和体育特长生活动,课外活动必须有计划安排学生锻炼;
(四)规范操作,建立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实施主要内容、方法与要求
1、内容:
(1)、排好课外活动安排表。学校要排好课外活动安排表,为师生拓展体育营造良好的时空环境。成立体育兴趣团体,组织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活动内容。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主要是室外活动项目(不包括棋类等室内项目),广泛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比赛和各类实践活动。 
(2)、重视设施配备。按国家或省配备目录要求配备体育器材设施等,以满足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需要。
(3)、开足体育课,学校师生共同实行“两课,两操,两活动” 下雨天在室内做室内操,下午进行健身跑活动。
2、方法:
(1)、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老师上课,户外活动课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上课,(体育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科学机会,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2)、分块进行体育活动工作部署,第一大块:举行冬季长跑阳光体育活动启动仪式,指导学生如何科学锻炼,懂得自我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体育情操和品质。第二大块积极开展各类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组织鼓励全体师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支持各年级组织有趣的体育运动竞赛,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第三大块,每年四月,举行学校体艺节以及十月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使广大体育爱好者有展现自己体育的才能舞台,同时也是检验学校体育教学成果。第四大块,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除了做广播体操还得开展有个性的体育运动,如健身跑、跳绳、踢毽子、呼啦圈、排球运动、拔河等运动项目,所有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起来感受体育的快乐和魅力。第五大块,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学校田径代表队训练工作,促进学校体育苗子的快速成长,同时带动学校体育技能和成绩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3、要求:
(1)、严格按照国家课改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发扬学校体育特色优势,体现体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2)、积极反思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3)、学校体育运动实施小组扎根班级,立足校园,继续开展学生班级体育大课间活动和课外的文体活动 ,假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健身活动。
五、保障措施
  1、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让更多的家长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了解“全民健身运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思路和做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活动,确保“全民健身运动”人人可为,家家可为,天天可为;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课外文体活动网络。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3、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完善场馆设施,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师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4、完善学校体育教师聘任、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
                            

                                                                                             永兴县城关镇胜利小学

                                                                                                 2015年10月

                                      

healthy_banner_b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