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跳运动”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应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三跳运动”是既有民间乡土气息又有时代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将“三跳运动”编进“各年级”教学大纲,以将快乐体艺、趣味体艺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艺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三跳”是一种适合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好模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值得推广。两年来,在区、市的“三跳”比赛上,均获区三跳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体育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我们希望将来所有学校的运动会都办成人人喜欢、人人参与、健康、快乐、民主、开放的体育博览会。
关键词;学校体育 三跳运动 跳绳 踢毽子 跳长绳
1、 前言
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必须有运动场地的保证,城区小学由于场地的限制,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老师们以及相关学校的领导要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进行推广和运用。从学校场地较小的实际出发,广泛开展“三跳运动”,即跳绳、踢毽子、跳“长绳”。有效的推动了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活跃了校园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体质,创出学校体育特色,形成体育传统。 “三跳运动”多次在天津市河北区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二年被授予天津市“三跳运动”先进单位称号。不仅使学校在天津市体育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大大的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而且,事实证明通过“三跳运动”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2、 “三跳运动”的方法和措施
2.1 统一认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任何一个项目的开展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和关爱,也是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的,要想更好的开展三跳运动,就需要领导班子的成员们首先重视起来。
要开展“三跳运动”,首先要在体育教师中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开展“三跳运动”的必要性、可行性,明确“三跳运动”不仅能够解决场地器材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比较全面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校领导要统一认识,可以通过将“三跳运动”纳入学校开展群体活动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领导“三跳运动”的小组,安排活动时间,动员班主任积极参与,认真配合体育教师共同抓好三跳运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可以让许多教师也喜欢上三跳运动,师生同跳、同乐,这是开展“三跳运动”的重要保障。也可以借此增加师生的感情。
2.2 人手一根绳,一只毽,积极开展课余群众体育活动。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新奇的东西,排斥一味的枯燥的东西,如果单一的学生徒手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保证,这样锻炼的效果就很难达到。而让学生手持一些简单易学的器械来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多,这样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学校号召并要求学生每人自备一根绳一只毽,每天装进书包带到学校,这一活动得到广大家长普遍的支持,许多家长还亲自动手为孩子制作跳绳和毽子,辅导学生练习,许多学生是在家长的辅导下成为“三跳运动”能手,每天课间和课余体育活动,都以“三跳运动”为主,在班主任带领下全校每个角落都挤满了“三跳”的学生,掀起进行“三跳运动”的热潮,校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热火朝天的群众体育动人景象。
2.3 课内外相结合,体育活动课上教师的正确指导加上学生课下的认真练习会使练习效果更好。
将“三跳”内容编进教材,纳入课堂考核体系,有力促进“三跳运动”蓬勃持久的发展。我校不仅在课余时间,大力发展三跳运动,还将“三跳”内容引进课堂,以“三跳”内容改革体育教学,不仅在准备活动时间练习简单的三跳动作,将“三跳运动”编成体操,在1997年天津市河北区田径运动会上表演了三跳体操得到了区、局领导的赞扬和兄弟学校的欢迎。并且一直以来都积极的改进相关的技术。
将“三跳运动”编进“各年级”教学大纲,按照各年级分层次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人到群体配合,由单个动作到各种花样技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如一、二年级学习和掌握双脚跳和单脚跳的基本技术,三、四年级掌握“短绳”的一些花样跳和双脚屈膝跳,双臂正“交叉跳”等,五、六年级要求掌握“短绳双跳”、短时间连续花样跳、“长绳双8”跳,“单8跳”等,踢毽子的基本技术也和跳绳一样由易到难,不断提高难度和要求。同时,还将“三跳”的内容作为必考项目之一,纳入体育课考试体系,这样更加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和提高素质。
2.4 以竞赛促提高,提高更好的指导普及
充分利用竞赛的杠杆作用,有计划的开展“三跳运动”的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推动更多的学生提高技艺水平,争取好成绩,进一步推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我校将比赛的重点放在基层班级,各个年级有不同的比赛内容和方法,有个人比赛,有群众集体赛,有单位时间比次数,也有各种花样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我校每学期会开展班级三跳比赛,评选出每个班自己的三跳高手,在进行全校的三跳大比武,评选出学校的三跳高手,同时我们还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三跳守擂大赛,由通过筛选出来的各班高手挑战三跳各项擂主,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赛同学们的热情高涨,练习气氛也更加浓烈。
各班级为了迎接比赛,都相应成立班级代表队,为了组织班代表队,还组织选拔赛,小朋友们都积极报名参加选拔,为了当上班级代表而努力练习,能代表班级比赛而感到自豪,取得好成绩受到表扬得到尊重,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当然失败者也经受了挫折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班班有队,层层衔接,有了广泛的班级代表队的做基础,学校代表队就有雄厚的后备力量,源源不断给“校队”输送新鲜血液,我校代表参加全市和全区的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雄厚坚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学校代表队取得胜利受到极大的激励着全校师生,竞赛提高更好的指导和推动群众性的“三跳运动”蓬勃发展。
3、“三跳运动”的特点
3.1 简易性,经济性
跳绳、踢毽子对场地要求不大,简单易行,室内室外都可以开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练习,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根绳、一个毽来进行身体锻炼,没有经济负担,在家里也可以开展,是一项花钱不多,收效较大,简单易行的运动。通常一根简单的跳绳从一元到几元不等,也可以自制,像有的同学用小皮筋连接起来就可以用于跳绳了。毽子也可以自己制作,用羽毛和小铁片即可。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小小健身器材,在玩的时候兴趣也就更大了。
3.2 适宜性,群众性
“三跳运动”在民间早已开展,老少皆宜,特别受少年儿童的喜欢,按照少儿特殊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少年儿童更适宜开展三跳运动,因为它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动作由简到难花样繁多,经常出新也可以自创,吸引少年儿童追求新、难的动作的心理特点,他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动作,由简到难,让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高,身体各方面的素质也就会不断的提高了。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因为太胖的原因,上体育课的时候他很多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就不愿意参加到同学中去,慢慢的他的各项身体素质都得到提高,当我将跳绳交到他的手中并且教导他如何进行简单的运动时,他开始笨拙的进行着一下、一下的蹦的动作,可是经过一段时间通过他的努力,他居然能够很好的进行跳绳,并且一分钟能够跳到70以上了,同时我还发现他不仅身体素质有了提高,同时还变得比较开朗了。事实证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来进行练习。
3.3 健身性,全面性
“三跳运动”可以使呼吸加深,心跳加快,加速新陈代谢,使少年儿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得到充分的锻炼,对发展柔韧性、协调性、速度、力量、弹跳、耐力等都有很好的作用,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刚参加跳绳练习时,有的同学跳绳每分钟能够最多的是90—100个,可是却累得气喘吁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同样的速度进行跳绳,能够连续跳3组100个,同时感觉还不至于太累。
3.4 游戏性,娱乐性
“三跳运动”之所以能吸引少年儿童,这是它本身具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所决定的,跳绳可以单人跳,编花跳,双摇跳,也可以一带一、二带一,可以原地也可以行进间向前跳,也可以跑跳接力游戏,也可以鱼贯“跳长绳”等,踢毽子可易可难,花样更是层出不穷,永无止境追求高难度动作,参加“三跳运动”可以娱乐身心,促进人际的交往。
3.5 技艺性,竞赛性
“三跳运动”的技艺性是它的魅力所在,特别是踢毽子的一些高难度动作,更具技艺性,表演性,欣赏性,看踢毽子表演犹如欣赏杂技,是一种技术的享受,“三跳”可以比次数,也可以看难度,花样,可以个人之间,也可以集体之间的比赛,比赛方式多种多样,满足少年儿童争取胜利得到尊重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现场观看花样踢毽子的表演能够让人屏息观看,心情随着毽子的上上下下而起起落落。
通过调查不参加“三跳运动”的同学和经常参加“三跳运动”的同学,相同的起点下,参加的同学要比不参加的身体各方面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也比以前提高很多,通过询问相关学生的老师得知。参加同学上课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4、 “三跳运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效果
开展“三跳运动”已有10余年的历史,通过“三跳运动”各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收到超过预想的效果。“三跳运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积极的响应。
4.1 培养了学生体育观念,初步养成锻炼习惯。观念的培养和形成,非一日之功,要在实践中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通过经常参加三跳运动,培养了兴趣,也初步养成了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2 有效的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学生经常参加三跳运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速度、耐力素质特别是弹跳力得到显著的增强,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参加短跑和长跑考试成绩都显著进步,实践证明,凡是“三跳运动”开展好的班级,各项身体素质都高于其他班级,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身体健康。推进了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课内外体育一体化进程。
4.3 通过“三跳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争取胜利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对方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的良好体育风,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使体育为素质教育服务做出了贡献,提供了实践经验。
5、结论
5.1 小学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战略基地,“三跳运动”紧贴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进行体育教育和开展课外体育的有效途径,无疑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5.2 “三跳运动”是一项既有民间乡土气息又有时代性的体育项目,既要广泛开展,持之以恒,富有实效,还必须精心设计,有序组织,合理安排。
5.3 发挥学校体育优势,向社会辐射体育功能,是当今学校体育的重要走向,“三跳运动”正具备向社会、家庭辐射体育功能的优势
5.4 通过对经常参加三跳的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监测,比同等条件下不参加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经常参加三跳的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比不参加时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