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落实到教育就是依治执教;而对于广大老师来说则是依法执教。
      学生是教育工作服务的对象,在他们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希望。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民展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应当成为教育和教师毫不动摇的价值取向,热爱和保护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合格教师的必备素养,也是教育工作都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教育工作的面貌和质量。
      在当前社会,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对学生缺乏爱心,甚至侮辱和体罚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性侵害;有的教师工作不负责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教师热衷于追求个人利益,搞有偿家教,巧立名目向学生乱收费,有的教师以教谋私,想方设法向学生和家长伸手,接受甚至索要财物,有的教师以处罚代替教育,甚至有个别教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引起公愤。这不但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危害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依法执教首先要求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生活的态度、都对学生各方面产生影响。教师的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教育事业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师应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精心施教。做好教育工作是一个教师对社会、对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共同规范。
      热爱学生、保护学生。师爱是教师真挚感情的自然传递,其中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要求,是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师爱的起码底线要求。
      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律是社会道德的底线要求,做为一名教师遵守法律,依法执教才算是做到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