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沟中学田径队训练工作总结
田径是我校传统体育项目,我校田径队训练推动了学校的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水平,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取得清徐县中小学冬季越野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女子前五名被我校包揽,男子获得第二名至第五名,这些成绩取决于上级领导和教师学生们的集体智慧、团结一致和共同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勤学——学习、训练两不误
保障运动员的学习是家长支持的关键,为保证运动员学习、训练两不误,我们采取“以学习带训练,以训练促学习”的原则。各科教师严格把关、耐心讲解、认真辅导、有问必答,在充分发挥文化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教练员抓住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运动队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优生”带动“学困生”,使学生们认识到:只有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当前比赛的需要。同时,教练员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延长或缩短训练时间,通过教练员的“勤”铸就学生的“勤,促进运动员训练学习两不误。
二、善思——科学的训练为指针
现代教育对体育业余训练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固守成规一定驻足不前,我们组织全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征订阅读杂志,明确新的业余训练的理念。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向更高层次的教练学习训练方法、经验。有了明晰的目标、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指导,我组抓好全年业余训练计划和阶段业余训练计划,详细课次训练计划,从学期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做到备课、备人、备效率,充分利用这短暂的业余训练时间。
三、巧练——常规训练持之以恒+因材施教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首先我组坚信只有扎实的训练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组狠抓田径队基础训练,保证每天两次训练,训练时间不少于一个半小时。其次要使学生明确科学训练的目的,并按个人的基础和水平,因材施教,更要使学生懂得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训练后多与学生谈心,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建立严格的训练常规,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到,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四、学生良好的训练素养
要带好学校田径队,首先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例如经常讲一些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创佳绩为国争光的事例,使学生树立起认真训练,为校争光、为己争气的信念。第二,单有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时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定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和学习训练情况,以便能够更好地督促子女学习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构成家长、学校齐抓共管的体系。这也是学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教练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体育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首先必须明确本职工作,树立起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其次体育教师要有敬业精神。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上对体育训练仍有偏见。特别是与某些主科比较起来,社会、家长、学生仍存在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轻视体育的思想,这对我们开展业余训练带来许多困难。怎么办?我觉得,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对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而不能自轻自贱,用我们自身的言语和行为改变社会的偏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增强学生体质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事业和责任。体育教师还要有吃苦奉献精神。体育训练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工作辛苦,没有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我们的工作环境长期是“露天作业”,“夏天太阳猛,冬天西北风”,而且工作量大,除了每天上了3一4节课外,早、晚要带运动队训练,此外还有各项体育竞赛的训练、组织和实施等;我们还要不断充实自己,要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成败得失,勇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总之,教育教学无万能之法,也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它的关键在于极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意志,养成学习和训练的习惯。因此,我认为要不断地鼓励学生,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唤起他们在“黎明前的黑暗”,才能使他们达到希望的彼岸,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体育组
201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