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运球技术有脚内侧、脚背正而、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运球。
l.脚内侧运球:要求在运球前进时支撑脚始终领先于球,位于球的侧前方,肩部指向运球方向,支撑腿膝关节微屈,重心放在支撑腿上,另一条腿提起屈膝,用脚内侧推球前进,然后运球脚着地。
由于肩部指向运球方向,身体侧转,虽然移动速度较慢,但身体前倾有利于将对方与球隔开,因而这种技术多用在运球寻找配合传球时,或有对方阻拦需用身体做掩护时。
2.脚背正面运球: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滚关节前送,提蹱,脚尖下指.在着地前用脚背正面部位触球后中部将球推送前进。
由于脚背正面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故可以发挥出较快的速度,因而这种技术多用在运球前方一定距离内无对手阻拦时。
3.脚背外侧运球: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险关节前送,提路,脚尖绕矢状轴向内旋转,使脚背外侧正对运球方向,在运球脚落地前用脚背外侧推拨球的后中部(图6一29)。脚背外侧运球时,身体姿势与正常跑动时相同,因而可以发挥出较快的速度,故与脚背正面运球有相同的用途。另外.利用脚腕的动作可以很快改变脚背外侧面所正对的方向,故在运球脚一侧改变方向时也多采用这种运球方法。这种方法能用身体将对手与球隔开,故掩护时也常使用.
4.脚背内侧运球:身体稍侧转并自然协调放松,步幅小,上体前倾,运球腿提起外展,膝微屈外转,提蝩,脚尖外转,使脚背内侧正对运球方向,在运球脚落地前用脚背内侧推拨球,使球随身体前进。
脚背内侧运球由于身体稍侧转,不能采用正常跑动姿势,因而不适用于高速运球。但由于接触部位和支撑位置的特点易于完成向支撑脚一侧的转动,故多用于向支撑脚一侧的转动变向运球。
颠球
颠球是指运动员用身体的各个有效部位连续地触击球,并加以控制尽量使球不落地的技术动作。颠球是运动员熟悉球性的一种练习手段,以增强对球的弹性。重量、旋转及触球部位、击球时用力轻领的感觉。技术动作要领
1.双脚脚背颠球:脚向前上方摆动,用脚背击球,击球时踝关节固定,击球的下部。两脚可交替击球,也可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连续击球。击球时用力均匀,使球始终控制在身体周围。
2.双脚内侧、外侧颠球:抬腿屈膝,用脚的内侧或外侧向上摆动,击球的下部,两脚内侧或外侧交替击球。
3.大腿颠球:抬腿屈膝,用大腿的中前部位向上击球的下部,两腿可交替击球,也可
一只脚做支撑,用另一侧的大腿连续击球。
4.头部颠球:两脚开立,膝盖微屈,用前额部位连续顶球的下部。顶球时,两眼注视球,两臂自然张开,以维持身体平衡。
5.各部位连续颠球:根据上述单一颠球技术动作要领,用各部位配合连续颠球,配合的部位越多,难度越大。颠球的部位有脚背、脚内侧、脚外侧、大腿、头部、胸部、肩等。
头 顶 球
头顶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的目标的动作。足球比赛中不仅要处理各种各样不同形式和不同性质的地滚球,同时也要处理各种空中球。当遇到胸以下部位不能触及或规则不允许触及的一些球时就需要用头部来处理,因为头是人体最高的一个部位,额骨的前面较为平坦,只要掌握顶球技术,顶出的球就会有力。现代足球比赛中对时间与空间的争夺异常激烈,头顶球技术的使用不仅使运动员占据空间,又能争取时间,所以头顶球是处理高空球的最重要手段。
使用头顶球技术,不仅可以进行传球、抢断球、高球射门,而且利用鱼跃头顶球可以扩大运动员的控制范围、防守时抢险。
技术动作要领
头顶球技术分前额正面头顶球与前额侧面头顶球。
1.前额正面头顶球
这是由额肌覆盖着的额骨正面部分去击球的一种动作方法,接触部位如图中前额的阴影部分。
身体正对来球方向,眼睛注视运动中的球,两脚左右开立(或前后开立),膝关节微屈,重心置于两脚间的支撑面上(或后脚上),两臂自然张开,当球运行到将垂直于地面的垂线时,两腿用力蹬地,迅速向前摆体,微收下颌,在触球瞬间颈部做爆发式振摆,用前额正面击球中部,上体随球前摆。
2.原地头顶球
根据来球的运行速度、运行轨迹,及时移动到位。两脚前后开立域左右开立,出球方向的异侧脚在前,重心逐渐过渡到前脚上,眼睛注视来球,前膝微屈,两臂侧前后自然张开,当球运行至体前上方时,用力蹬地,前脚掌并适度旋转;上体随着向出球方向扭摆,同时用力向击球方向甩头,以前额侧击球的后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