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金沙江路小学 体育教师 贾兆谦
体育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技术上知道如何去完成某一个运动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贡献给社会,增进健康是历史赋予少年儿童的使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将我在体育教学方面的认识、体会向各位领导做如下的汇报:
我明确小学体育教育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正常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小学生“贪玩、好动、爱新鲜”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教学方法上偏重于儿童化、兴趣化、游戏化的特点,引导学生玩与学结合,尤其对于低年级,做到多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使学生感到枯燥的局面出现,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而轻松,使学生玩的开心学的高兴,几年下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所教学的年级是我校的高年级,目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且“独生子女爱独处”容易形成不合群、胆小性格的特殊情况,经过教学实践与研究讨论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达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的品质,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的观念。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我会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这样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球类的比赛、跳长绳活动中,我有意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这样能便于小组间形成实力基本相同局面,然后要求在比赛中以小组整体进球或跳绳个数做为胜出标准,这样能促使小组内必须合作与小组间必须形成竞争局面,合作加竞争的要求,能更好培养学生之间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全力以赴,与同伴和睦相处的能力。同时能观察出一批有特长且有发展前途的体育特长学生,也能使一批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们关系能够更加密切、更加默契。
体育课上及课余时间里,我带着我的孩子们充分感受我国健儿在各大型国际运动会上夺取奖牌的激动场面,向他们展现历届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飒爽英姿。那更是一种无形的影响,我努力使奥运精神植入他们童真的心灵,生根发芽。
儿童内心里,展示自我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也是培养他们伟大的人生目标的第一道阶梯。本年度中,我先后组织开展了趣味体育运动会,队列体操比赛,举办了多次以班为单位的拔河,跳绳,球类等竞赛,不仅丰富了学校的生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个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中,我带的班级以100%的合格率通过上级验收。 每个学期,我们按要求定时进行了阳光长跑活动。使阳光体育深入人心,阳光体育是一种精神,它已经成为我校体育运动的理念。“方方正正写字,规规矩矩做人”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
我坚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具备向善的道德品质,向上的精神追求,都拥有经营幸福人生的能力。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方面不完善,体育课不仅要锻炼他们的身体,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力和创新意识,还必须培养他们的情感与意志力,所以要时时处处注重培养他们的竞争和协作的精神,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更好更出色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