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学习内容(七)

费了不少功夫搜集和整理的学习内容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七)

不良饮食和改正方法 

坏的饮食习惯往往导致营养成分摄入不全面,营养缺乏就不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影响身体健康。 

1.零食:不少青少年终日瓜子、熟食等食品吃不离口,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使胃肠得不到正常的休息,故可引起食欲减退,影响进食,久而久之,造成各种营养素的缺乏。 

2.暴食:碰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就大吃大喝,这样不但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诱发各种疾病,如胃下垂,急性胃扩张,油腻食物迫使胆汁和胰液大量分泌,有可能诱发胆道疾病和胰腺炎。 

3.偏食:不爱吃荤菜的人,优质蛋白的来源受限,偏吃荤菜的人,能导致热量过剩和各种无机盐、维生素的缺乏,引起瘌痢。所以膳食应当荤素合理搭理。 

4.烫食:食物太烫,容易引起舌头、口腔粘膜、食道等烫伤,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 

5.快食:“囫囵吞枣”,既加重胃的负担,又容易发生胃炎和胃溃疡,而且由于食物咀嚼不细,势必导致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全,造成各种营养成分的散失。 

6.咸食:爱吃咸食的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大大超过正常水平,由于体内驻留的钠太多,体液增多,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使肾、心负担超重。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症。 凡有不良饮食习惯的青少年,一定要尽快的纠正。 

要点: 

1.平衡膳食,补足维生素。 

人体缺乏维生素是很难早期识别的,往往在出现严重后果时才会引起人们注意。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强调食用多种食物,组成平衡膳食,以获得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当饮食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则可以适当使用复合维生素制剂。 

2.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饭前1小时生食水果,对身体不会产生有害的反应,出现白细胞增多,相反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防病抗癌有重要意义,饭后吃水果则没有此作用,日久还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3.三餐要合理。     

建立合理饮食制度,切忌暴食暴饮,提倡少吃零食。每人都要安排好一日三餐,每餐的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40%,晚餐30%较为合适。当然还要照顾到生活和工作制度,可以适当调整,要提倡吃早餐,并且吃得好一些,因为上午的工作和学习都比较紧张,营养不足就不能坚持。 

4.食物的四气。 

食物四气,即寒、热、温、凉。除这四气外,还有性平,即不偏热亦不偏寒,这是食物本身的性质。如粮食中小麦、大麦均具有寒凉之性,而糯米、籼米为温性。在肉类中,猪肉、牛肉性平,狗肉性温。水果中,大多数寒平之性,亦有少数是温性。 

5.食物的五味。 

食物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辛味:具有散发、行气血的作用;具有补益、和中的作用;酸味:也是具有补益、和中的作用;酸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具有清热、利水等作用。咸味:具有软坚、散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