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和利用好学生的体育骨干力量,为学校的学生体育竞赛与健身活动开辟新天地,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逐渐过度到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改变以往的那种学生活动全部或部分由体育教师组织与管理的模式,让教师从一般性的学生课外活动中走出来,更好地为教学与运动队训练服务,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效率。
要培训好各种体育骨干要选好培养对象。在培训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品德的培养,也就是“育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培养过程中要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他们为他人服务的精神,要有包容之心;培养他们组织能力,要有善于管理之心;通过“育心”,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一、体育委员培训:
新学年第一周进行全校起始年级各班体育委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
1、体育委员工作职责
2、口令和示范(正确的技能和动作方法)
3、组织管理班级学生的工作方法
负责人:徐兵、龚明辉
二、领操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
1、课间操的学习培训
2、正确的运用镜面示范
3、协助体育老师进行广播操教学
4、具有一定创编能力
负责人:高一、刘志远、高二、陈忠文、高三:罗金、初中:刘建
三、学校体育学生干部的培训:
培训内容:
1、选出学生干部,成立学校体育部
2、设置体育部岗位
3、工作分工
4、工作方法的培训
5、学生体育部长写出学期学生体育活动计划,体育教师协助组织实施学生体育活动
6、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的评比
负责人:校团委
四、学校体育社团、运动队团长(队长)的培训
1、成立学生社团(篮、排、足球、组球队、健美操、街舞、武术、田径、羽毛球、新兴体育运动等)
2、培训各社团团长(队长)
3、练习时间和内容的设定
4、团长(队长)的工作方法
5、活动和竞赛的组织方法
负责人:各社团、运动队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