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报告

根据《辽宁省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和《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优秀学校评比标准》的要求,我校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规程》为主渠道,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为重点,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现将我校开展的“体育、艺术2+1”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查,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高官镇偏岭街,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本溪满族自治县第六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53人, 59 %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全校小学部11个教学班,中学部7个教学班,学生总数544人,其中小学部342人,中学部202人。2004年9月,根据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精神,撤销偏岭镇教育办公室,合并偏岭镇中心小学及新农、沿龙、泥塔、三家子、小夹河小5所村小,组建并批准偏岭镇中学更名为高官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08年和2010年先后经历两次布局调整,又分别撤并法台、红光、西麻户、松树台等7所村小及原高官乡逸夫学校中学部,至此形成集幼儿园、小学部、中学部于一体的辽宁省标准化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407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校内配置功能室19个:图书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两个、剪纸室、软笔书法室、文印室、医务室、档案室、美术室、葫芦丝室、电子琴室、舞蹈室、乒乓球室、大会议室。学校在发展中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和“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体育,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智育人,以体健身”的育人目标,营建了“科学与人文并重,制度与人性互融”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二、学校管理意识

学校成立了“阳光体育”领导小组,学校每年将体育与艺术工作,作为重点之一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对体育课、大课间(太极拳、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都有详细的管理细则。大课间主要以班级为单位,按大课间活动计划表上的内容固定区域有组织的进行活动,普及太极拳。每天值周领导、值日教师都要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打分并张榜公布。学校为了加强体艺2+1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并制订了学校体艺工作发展规划,按照有关的体艺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为了加强对体育训练队员的管理,学校制定了《运动员守则》、《运动员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考勤、奖励制度。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全校学生合格率达91%,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场地设施建设

我校现有周长200米的环形跑道,排球场地一块,篮球场地两块,还有贴近学生体育运动的健身设施。学校每年都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添置、维修各种体育设备,保障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比较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操场周围种植了柳树,为突出学校养成教育的特色,在楼内多处布置了宣传板、宣传画、体育运动的照片等。

四、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4人,美术教师2人,音乐教师1人,学历全部达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艺术教师能严于律己,加强学生的艺术基本功的教学,在上级举行的艺术展示中多人次受到奖励。每学期艺术类教师都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书画展,极大地陶冶了学生艺术情操。

五、主要工作成绩                                                                 

       高官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理念,以“办家乡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发扬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努力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通过实施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全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自2004年合校以来,2012年本溪县初中男子篮球三对三团体第一名,本溪县小学生乒乓球女子团体第三名;2013年本溪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第六名,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一次;2014年本溪县小学生三对三篮球男子团体第三名;本溪县小学生乒乓球男子团体第六名。艺术类教师多次在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各项比赛中均获得嘉奖。

 六、彰显学校特色

自2006年起,我校被本溪市体育局命名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以来,常年坚持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学校还特别注重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除了体育课之外,师生的各种比赛从未间断。2008和2009年分别举行了全校的田径运动会,队列汇操、三对三篮球、混合接力赛、跳绳比赛等体育竞赛经常开展。2014年开设“多元活动课”,以田径兴趣小组为基础,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先后有花式跳绳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乒乓球兴趣小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音乐与舞蹈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等,每个兴趣小组都有专职的教师任教,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小组,每周三下午第1、2节课,全校的“多元活动课”在全体学生的参与下,教室内,操场外学生活动兴趣浓厚,全校学生的参与率达95%,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知识与技能。2014年我校承办了省级少年宫活动现场会,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七、教师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校特别重视体艺学科的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教师柏婷婷参与的《农村初中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获得省级优秀奖,执教的《捉迷藏》与《摇船调》课例获得县级一等奖。初中美术教师于群撰写的《浅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论文获得东北三省教学论文二等奖,《农村初中美术互动教学研究与实践》获得市级小课题研究一等奖,《手绘线条图象》获得市级课例一等奖。小学美术教师纪雪莲《电子白板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获得县级小课题研究二等奖,《卡通明星总动员》市级优质课例一等奖,《海底总动员》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小学美术教育教学随笔》省级论文三等奖。初中体育教师高秀程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山羊分腿腾跃》课例获得市级一等奖,本溪满族自治县评为“教学名师”,撰写的论文多次获省市优秀奖。初中体育教师张晓生本溪县“优秀教练员”荣誉称号。小学体育教师韩青春执教的《立定跳远》获得县级课例一等奖。小学体育教师于殿民《耐久跑》课例获得市级一等奖,本溪满族自治县“教学名师”,执教的《前滚翻》获得省级课例一等奖,撰写的10余篇文章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杂志中。

学校一贯重视体艺工作,校园活动氛围浓厚,我校愿意借这次申报省级“体育艺术2+1项目”先进学校为契机,继续提高我校的体育与艺术教学水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