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教育系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

茂县教育系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动和谐、高效和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特拟定《茂县教育系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优化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以教育局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和各中小学校(园)长为成员的教育系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三、实施目标:

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全体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坚持不懈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使全省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四、实施范围

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五、实施的主要内容及活动要求

(一)主要内容

1、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1—2年级4节体育课,3—6年级3节体育课,7—9年级3节体育课,高中1—3年级2节体育课),按照国家课改新标准要求执行。

2、上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指导学生规范做好每一个动作,低年级学生要在开学后尽快学会标准动作,提高两操质量。

3、实行“大课间”文体活动制度,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跳绳、踢毽子、打球、拔河等。学校要为各班级提供一部分体育运动的器材,鼓励学生主动配备体育运动用品。

(二)活动要求

1、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各校(园)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要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地域特点,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并将器械类体育项目列入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主教材。在课内外积极推广长跑运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儿童心肺器官的功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而且对培养青少年儿童刻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也有积极作用。

2、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各校(园)要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精心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表”,并形成制度,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课外活动时间。扩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使学生在系统的锻炼中增强体质,掌握2项以上科学健身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各校要根据自身情况,设法开展具有大众化、民族化、地域化的体育锻炼活动,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各学校都要成立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技能的各类兴趣小组、组建班级代表队、校级代表队,组织有运动天赋和体育特长的学生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形成学校体育特色。

3、充分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导向作用。开展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各学校要全面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设备,学校内部各教研组之间要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政策规定,坚决杜绝敷衍了事等行为,充分发挥其杠杆和导向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建立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开展体育竞赛或特色体育项目推广,如羌民族的推杆、护蛋等传统体育项目,辅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帮助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深入校园或学生活动园地,开展讲座及咨询服务,为学生开具运动处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锻炼。加强对学生体育健身知识的宣传普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本着“以生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全体教职工都要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文体科技等综合性活动在课程建构中的重要性,从新课程观出发,珍视和有效利用这一类课程。

2、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3、改进评价,增加量化权重,鼓励师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在教师量化考评中加大活动类课程使用效果的评估,可以在常规管理和教学统考的基础上,专项考评教师活动类课程的使用成效。重点对体育课的教学进行新的标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