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益乡益将学校阳光体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着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领导为组员,全面监督检查活动落实情况。同时,成立了实施工作小组,体育组长、年级组长、团委书记、班主任为组员,分级督促、检查活动的开展、效果等。 1、阳光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胡耀祖 副组长:朱忠祥、朱小良、袁桂林、庾雪松 组 员:体育老师及其各班级班主任 2、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朱忠祥 副组长:何秀娟 成员:全体体育教师、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三、总体目标 1.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常态化。 3.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让学生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体质健康指标逐年提升。 3.坚持面向全体与尊重个性差异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课外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4.坚持体育教学大课间和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通过田径运动会、达标运动会、主题鲜明的集体体育项目、具有地方特点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5.坚持“健康第一”和保证安全相结合原则。在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工作责任,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实施内容 (一)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初中每周2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学校应建立严格的体育课程管理机制。 2.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和实施体育校本课程,丰富阳光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保证每人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3.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切实加强体育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各项常规要求,切实规范师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坚决杜绝体育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放羊式”现象,保证完成每一节体育教学目标;克服体育课堂教学忽略运动密度、运动负荷的倾向,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运动负荷较大的内容,尽快提升学生体能和运动素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 1.大课间活动。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进行,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具体活动内容: (1)眼保健操。(上下午各做一遍) (2)广播体操(25分钟),校园集体舞和学校自编操 (3)自编素质练习。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原地徒手或带器械练习(如原地俯卧撑、立卧撑、高抬腿、收腹跳、原地单脚跳、跳绳、呼拉圈等),场地较小的学校可以采用一人做、一人数,然后交换做的形式。 (4)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其他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竞技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趣味性比赛、身体素质等活动。 (5)集体跑步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每周大课间操的内容结束后,适当安排全校或部分年级进行运动量适度的集体跑步,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严禁学校自行组织学生到校外或公路上跑步。 (6)民间传统项目。如少年拳、五步拳、太极拳等武术项目和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民间体育运动。 (7)体育游戏。如丢手绢、钻呼拉圈、老鹰抓小鸡、躲闪竹竿、拔河、迎面接力、跳绳比赛等。 (8)整理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放松运动,调整好学生的身体状态,以便上好下一节课。 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价值。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一定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学生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最好控制在140次以内,利于疲劳消除和体力恢复。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也要进行科学地调整。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2015年上学期益将学校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安排表 年级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大课间25分钟 体育锻炼40分钟 大课间25分钟 体育锻炼40分钟 大课间25分钟 体育锻炼40分钟 大课间25分钟 体育锻炼40分钟 大课间25分钟 体育锻炼40分钟 一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跳跳球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跳跳球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跳跳球等 二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三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四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五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六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毽子、小篮球、体育游戏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沙包、跳绳、接力跑 等 七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五步拳、跳绳、运球接力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五步拳、跳绳、运球接力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八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五步拳、跳绳、运球接力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五步拳、跳绳、运球接力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九年级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五步拳、跳绳、运球接力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五步拳、跳绳、运球接力跑等 广播操、自编舞、毽子等 羽毛球、篮球、跳绳、追着跑等 组织体育兴趣小组安排如下 小组名称   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田径兴趣小组   何秀娟   单周周四下午   田径场   篮球兴趣小组   何华强、何秀娟   4:20—5:00   实验室   羽毛球兴趣小组  何秀娟   双周周四下午   体育活动室   兵兵球兴趣小组  舞蹈兴趣小组   何秀娟  何秀娟、何丽林  4:20—5:00 单周周一下午   体育活动室  舞蹈室  几点要求:   1、各班班主任要督促本班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积极报名参加,并将各类兴趣小组学生名单于开学第二周报指导教师处。   2、各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要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开展活动,每期活动不少于6次,活动过程记载详实。本年度有赛事的小组,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活动中要选好苗子,强化训练,争取在各类比赛中出成绩。本年度学校将组织写字比赛、“美文诵读”比赛、“庆六一”艺术展演,组建校运动队参加县田径运动会。   3、每次活动前指导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活动前要点名,活动重要认真辅导,做好记录,活动后及时整理档案资料,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4、每个兴趣小组学生书包正在15-30人,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一至二个兴趣小组。   5、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要按规定时间准时参加活动。不能参加活动必须事先跟该组指导教师请假,无故不得缺席。   6、学期中学校督查各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情况,期末各兴趣小组上交活动各种档案资料其中含(学生名单、活动计划、活动内容、活动进程,每次活动设计方案、活动记录),教师指导兴趣小组活动情况,纳入教师业务工作考核。   7、教导处将确定一名干事主抓学生的特长教育,要督查每周活动的开展情况,收集管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资料。   8、每组的第一认为该组负责人,要组织协调开展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组织丰富的月体育比赛活动 (1)三月跳绳比赛 (2)四月春季拔河比赛 (3)五月春季校运会(主题:我奔跑,我阳光) (4)六月广播体操表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