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县第八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松原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校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乾安县第八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阳光运动、健康成长
三、实施对象
全校各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安排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时间组成。具体安排如下:
1、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
2、大课间:在每天上午第一和第二节课之间安排30分钟的课间操,即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3、眼保健操: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前和下午第二节课前,分别组织学生做好一次眼保健操。
4、课外体育活动:每天下午第四节为课外活动课。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必须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五、活动内容安排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组织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身体练习的方式,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其活动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我校实际规定如下:
1、大课间活动内容:第七套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然后各个班级有特色体育活动项目,如武术操、抖空竹、排球、健身操、跳绳等等。根据学生特色课程,我们把民俗游戏作为大课间活动的重头戏.
2、体育课内容:按照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3、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锻炼身体、达标争优”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掷垒球、投沙包、立定跳远、短跑、中长跑等各种达标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拔河、跳绳、广播操等多种形式的群体竞赛及“快乐体育活动”。
六、活动的组织实施
1、成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 长:赵振凡
副组长:王志刚 姜进磊 沈灵芝
组 员:王大双 张国满 艾庆伟 张涛
冯克难 张劲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学校政教处主任张涛担任。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协调、组织、监督和检查。
2、明确工作职责
校长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
分管校长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
教导务、政教处、体育组、总务处、安管办等部门负责人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责任人,教导处负责活动的统一协调、活动时间的安排落实;体育组负责活动内容、场地器材的安排、管理和方案的制定;总务处负责活动器材设施的添置和维修等保障工作;政教处要发挥学生骨干作用积极协助做好活动的开展及检查;安管办负责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正、副班主任、体育教师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直接责任人,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由正、副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教师负责指导,体育课教学由体育教师按照有关要求负责组织落实。
七、活动保障和要求
1、全面落实“人人都是体育运动指导者”的理念,鼓励所有学科教师投身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工作中。
2、加大对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保证开展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需要。同时,要求广大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废旧利用,大力加强快乐体育园地建设,克服唯器材论,切实保证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把民俗游戏引入体育大课间活动。
3、加强督导和检查。学校把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年级评比、班级评比、正副班主任、体育教师工作考核内容,对随意挤占体育运动时间的个人要给予相应的批评直至处分。学校不定期的对班级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后在全校通报检查的情况,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
4、切实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各班级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切实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从活动计划的安排、活动器材设施的检修、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及医务监督等各方面要严格把关,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5、把学生的群体活动与课余体育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各班要成立各类运动队和体育活动小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训练和竞赛,通过更广泛的群体竞赛活动,夯实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政教处要有计划的安排年级课外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定期组织比赛,比赛结果作为对班级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推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6、以运动会载体,积极开展田径、球类、体操、跳绳等运动项目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展示体育锻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