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七里中心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的相关规定,切实提高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阳光 运动 健康”为主题,开展“ 阳光体育”运动,让每个学生在义务

二、实施原则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既阳光体育运动应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避免成人化。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全面性原则。既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  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安全第一原则。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徐彦海 副组长:吕艳丽、张瑞晶 成员:鲍继成、张盛会、李鹏、孙宏英、孟庆鑫 体育组成员及各班任教师 四、实施内容   第一阶段(2015年1月-6月)以我校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运动为龙头的阳光体育运动,带领、帮助、和鼓励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参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权利。   2、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   3.开足开齐体育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4.在全校普及"三操一舞活动",即:课间操--自编绳操,国颁操--《七彩阳光》, 武术操 --《青少年武术健身操》,校园集体舞--《踏浪》。 5.加强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 第二阶段(2015年7月-10月)采取多种形式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1.继续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2.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工作。学校要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学生学生评价机制。 第三阶段(2015年10-12月)   1.结合本校特点,以市运动会及开展体育单项竞赛等运动项目的体育比赛为载体,学校根据实际条件,开展跳绳、踢毽子特色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展示体育锻炼成果。   2.继续抓好"教体结合",利用现有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教师专业特长,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五、实施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扩大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广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 3.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根据各年级安排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体育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向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训练,首先对班主任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普及落实,提高活动则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班科任教师全员参与,使学校的体育活动有效果。 4.加大投入,统筹资源。要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障,并且做到随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完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设施,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要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掌握至少2个项目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新要求,不断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