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第六中学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大安市第六中学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会议精神,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大安市教育局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团结、合作、友爱及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极作用。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含义,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业务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行为。 2、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每周2节)。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3、坚持依法治教,树立科学健康的教学理念。各年级组每学期制订出多种多样的竞赛计划,在体育教师的协助指导下,班主任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努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三、实施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实施内容: (1)各年级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活动课、两操活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 (2)实行“大课间”文体活动,按年级分内容、分区域,时间为每次25-30分钟。 (3)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比赛,确定每个阶段的主要项目,全面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4)坚持田径、排球、篮球代表队的日常训练,保持学校传统项目优势和特色。 2、实施方法: (1)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上课;活动课由班主任巡视指导;两操活动由体育老师,班主任老师全面参与组织和管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2)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①、开足并上好体育课。每年级每周为2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或挤占体育课时。活动课主要以跳绳、踢毽、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田径、力量等活动为主。 ②、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进行全校性师生体育锻炼活动。将慢跑、广播体操、韵律操、武术操、跳绳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健美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身体素质。 ③、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友谊赛。班班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开展跳绳、踢毽、广播操、仰卧起坐、拔河、三人篮球、迎面接力、乒乓球、羽毛球等友谊比赛。极大限度地丰富同学们的活动内容,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观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分析工作。切实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明确分工,完善工作机制。测试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结合起来。 (4)、积极参加市、区教育体育局、体育局组织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田径运动会,篮球、排球比赛,大课间专项评比,冬季长跑比赛等。 四、安全预案 1.注意事项 ①坚持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进入运动场地。 ②上下楼梯,各行其道,学生紧张、快速、有序地到达活动场地。 ③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遵守纪律。 ④特殊体质学生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学生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⑤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⑥大课间活动施行常态管理,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把运动安全知识作为平时重要教育内容。 2.安全职责 ①政教处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 ②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进行体育卫生安全教育,严明进行体育活动的纪律,教给学生正确防护伤害的办法。 ③保健教师要坚守岗位,备好常规药品和器具,做好处理突发伤害事件的准备。 ⑤体育器材室要注重对器材的管理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3.应急处理 ①活动锻炼中,凡出现受伤情况,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保护并通知保健教师,及时向校长汇报,送校保健室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②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③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责任明确。 ④重大的伤害事故及时上报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