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肖家乡第二中心小学《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方案》

“体育艺术2+1项目”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使广大中小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为工作目标,从而达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根据扶余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本学期我校将全面启动“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为使该项目强力推进到实处,特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2+1项目”为平台,让每个学生能够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发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责任分工 体育: 美术: 音乐: 三、奋斗目标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在师生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2、确立现代课程观念,转变课程理念,调整课程结构,更新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努力使全校95%以上的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3、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器材的配备,为项目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4、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体育教师、音美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建立管理机制,明确训练负责人和班主任责任,全面贯彻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开展好各项文体活动。 2、高度重视,确保落实。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制度,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认定方案。 3、自主自愿积极参与。“2+1项目”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或几项自己喜爱的体育与艺术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终身受益。 4、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保证活动时间、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在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具体要求:(1)开足音美课程,防止挤课占课现象。(2)统一安排时间,进行项目训练,集中训练另行安排。(3)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育、艺术技能测试”同时进行水平认定。(4)每学期举办一次校园体育、艺术节。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体育、艺术表演和竞赛活动。 五、开展项目 体育普及类 1、体操类:广播操、大课间操、眼保健操、校园集体舞。 体育选择类 1、田径类:耐久跑、100 米。 2、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 艺术类 1、音乐:合唱、电子琴、舞蹈、葫芦丝、竖笛、口琴乐器等。 2、美术:绘画、剪纸等。 六、实施步骤与操作要点: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酝酿筹划 1、学习省、市关于实施“2+1项目”的文件和要求。 2、调查、了解本校学生艺术、体育的实际水平。 3、思考本校实施该项目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实施条件。 第二阶段:构建框架。 1、确定项目实施的操作方案。 2、健全项目运作制度。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 1、确定实施的项目。 2、调配师资及调整场地、开辟活动室。 3、整合课时、制定单元实施方案。 4、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时间进行实施。 5、对运行实施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二)操作要点: 1、明确目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加强整合:新课程要求下的艺、体教学目标的实施与学生专项技能(“2+1项目”)的整合。 3、主题推进: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余训练,强化各种活动,完善表现形式,细化效果评价。 4、成效形式: (1)“2+1项目”实施材料。 (2)各类活动、竞赛、展示的图片、音响资料。 (3)校本教材和学生成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