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乡第二中心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定不移贯彻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通过“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集体荣誉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常规活动的开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体育课时教学计划,每学期实行“两课、两操、三项体育活动”。两课:体育与健康课;两操: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三项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体育艺术2+1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季节变化,冬季广播操改为慢跑,师生全员参与,并号召五六年级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2、竞技比赛活动的开展。 竞技比赛活动的开展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延伸,是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手段,每学期都组织乒乓球队,按照计划定期训练,每年都举行一次大型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广播操质量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按照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组织开展拔河、踢毽子、跳绳等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小型比赛,积极参加市级各类比赛,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进一步促进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 3、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 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五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50米跑、400米(50米×8往返跑)、1分钟仰卧起坐。 三、采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引导我校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阳光体育运动由教导处认真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少先队、班主任、体育组的作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竞赛。 2、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登记卡,每学年一总结。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使90%以上在校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次以上,同时,使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3、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运动技能、健康保健知识,定期开展《小学生卫生讲座》和《心理健康》讲座。在广大小学生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观念,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立足校园,扎根班级”的组织原则,学校根据大课间和体育艺术2+2项目活动开展的活动进程,定期开展以班为单位开展跳绳、拔河、踢毽子等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稳步实施,体现人本关怀。 5、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学校建立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体育教师、学生安全知识培训;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教育管理、体育活动相关制度;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体育设施安全运行;建立学校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6、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1)我校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2名兼职体育教师,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的规定,每位教师都能坚持间操、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外的教学活动,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切实保障合法权益。 (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体育师资力量。我校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体育技能。鼓励教师不断进修学习和外出观摩学习;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和校内公开课活动,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教研组的常规教研活动;扎实开展常规课的分析,研讨学习,努力改进学法、教法;切实完成制定的教学计划,通过努力,体育组及教师个人积极参加市级体育教师滋兰杯大赛、论文评比活动及各类体育竞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 7、做好每学年进行一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每学年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项档案。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学校有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四、几点要求。 1、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体育活动。 2、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3、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活动,督促、指导和加强学生平时锻炼和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 4、学校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两课、两操、三项体育活动,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作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5、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中作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五、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