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肖家乡第二中心《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小学生的体育工作,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形成全体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热潮,特制定我校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局下发的《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的内容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校全体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热潮,提高我校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活动安排 在市教育局局下发的《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下,结合我市实际,确定各阶段主体项目,分阶段推进实施。 第一阶段(2014年3月)制定本校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4年4月—12月)开展以“强健体魄”为主题的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要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必须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 2、开齐开足体育课。各村小要按课表上好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安排一节体活课,确保学生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时间;同时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在全体学生中普及“二操一活动”,即:眼保健操(一天不少于2次)、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 4、加强小学体育项目的建设。抓好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培养,定期举办各种体育项目竞赛。 5、继续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按市局的相关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要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6、每年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要举行由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运动会。此外,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做好课间活动,组织好以篮球、乒乓球、跳绳等项目为主的各种体育竞赛。 7、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设置活动项目。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使每位学生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要求的标准。 8、把学生的群体活动与课余体育训练有机结合。成立体育运动队,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训练活动。 9、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展田径、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如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展示体育锻炼成果。 10、做好体育教师的培训。体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 11、利用我校现有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建立稳定的专项课外体育活动训练点。有计划地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推动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三、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学校阳光运动的开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 (二)做好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让全体师生、家长、社会各届人士明确体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国家财富,是国家复兴的希望所在,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使学校体育运动成为培养学生阳光心情、展示学生青春活力的快乐源泉。   (三)中心校校内及各村小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课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特色鲜明的学校体育活动,切实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让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自己的体魄,并学会2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有1项体育特长。 (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我们要积极筹措经费,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力度,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设施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设施和条件。 (五)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的安全保障。要经常性地对师生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