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二中阳光体育运动评估报告

有健康才有青少年的未来,民族强盛才有希望。我校坚定不移地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观中教育理念,把人文关怀体现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体验成功。使观中学生心智健全,具有自信、自尊、自立、自强、博爱、乐学、诚实、超越的优良品质,使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得到锻炼和升华。将学校体育工作视为夯实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创建让每一个学生愉快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规范管理,建立保障机制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 学校首先建立健全了“阳光体育运动”组织机构,把阳光体育运动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确立了阳光体育工作指导思想:让师生健康每一天,阳光一辈子,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课程整合、体育活动”为载体,切实推动阳光体育工作,有效整合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运作、全面开展”的工作模式,促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一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 2、实施策略: (1)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运作、全面开展”的工作模式; (2)以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 (3)以体育文化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形成校长任组长、主管校长任副组长、主管主任、全体体育教师、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制定“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地进行落实。同时 在实施体育活动、竞技训练中,学校注重发挥与家庭的联动作用,保障各项体育活动和竞技训练的顺利开展;在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成长方面注重发挥区体育局、体校等专业团体的力量,依托区教育局、教研室等部门的支持,对学校开展体育教育进行的研究和指导。学校还建立校长负责制,把阳光体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加强督导评估,把教师开展体育教育的实绩作为教师考评、表彰的重要依据。 (2)课程保障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确保学生每周的体育课时,初中每周3节课、高中每周2节课。 (3)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一)大课间: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 9:00-9:25 (二)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班主任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活动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第八节课。 二、活动形式及要求: 1、活动形式 活动安排的内容以体育、游戏、舞蹈为主,适合学生多种选择的文体活动,在校园内指定范围提供给学生进行较充分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和其他活动,头脑得到充分的放松,身体得到充分的调节;使校园充满活跃、积极向上的热烈气氛;体现学校团结、认真、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 2、活动内容: 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其他:田径、舞蹈等。 3、活动要求 (1)必须全班参与。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正、副班主任具有管理、保障活动秩序和安全的职责;值日行政、老师负责检查登记。 (2)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充分考虑时间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尽力做到体育活动运动量适宜、项目内容健康、符合学生兴趣、场地距离合适,方便管理、安全性高等因素。 (3)贯彻“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方针。此活动是一项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充分调节学生学习中身心健康的有益措施。 4、注意事项: (1)活动要有秩序,听从指挥,上下楼梯不得拥挤;要珍惜和爱护活动器材。 (2)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场地周围的人群,避免伤到别人。 (3)活动器材以学生自带为主,学校提供适量活动器材,由体育科组统一分配。 (4)身体不适的同学可以不参加活动,但必须向班主任请假或者不要参加过于激烈的活动。当听到活动结束铃响时,应马上停止活动,班主任迅速将器材收好归还体育老师,然后组织本班学生回教室。 (4)设施保障 学校现有一个标准的200米田径场、5个标准的篮球场、2个排球场,课后全面向全体师生开放。拥有1套体质测试器材,确保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顺利完成测试。同时,学校还为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教科研及课余训练提供各类设备如杠铃、自制橡胶轮胎、联合器械等。 (5)经费保障:实验学校体育在发挥体育传统校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体育发展新模式,丰富体育活动平台。尤其在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以来,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共同推动其向前规范、持续的发展。 (6)激励机制保障:在实施阳光体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做保障。学校每年举办体育节,培养学生参与性,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快乐。比赛项目设置力求多样化,生动有趣,使参与者乐在其中。在付出体能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以集体项目为主,通过多人乃至班级参与,通力协作,感受到个人因团队的强大而变得更有力量,更具有勇气,更加自信。在运动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二、打造高素质专业团队,发展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教师队伍是顺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我校逐步拥有了一支由6名年轻有为的专职体育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这是一支团结和谐,勇于钻研、敢于拼搏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专业队伍。6名教师都承担校篮球、排球、田径6等特色专业队训练并连获佳绩;他们默默奉献、自立自强,规定时间内满工作量、超工作量训练,节假日、寒暑假、课余时间更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因此,我校的体育组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一支团队。 三、聚焦体育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需要有完满的课堂精神生活,需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充分发展。体育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为了完善高效体育课堂、促进教师更好更快发展,在体育教研组内,同行即伙伴,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感情、交换思想、分享经验、解除困惑。通过共同学习、师徒带教、听课评课、集体反思,促进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营造了良好的研修氛围。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感悟体育魅力 1、阳光体育活动:2007年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之际,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拉开了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序幕。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展跳绳、踢毽子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 2、两操一活动:常抓不懈,推动“两操一活动”是体现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窗口。体育组全体教师共同抓好两操质量,规范管理,丰富了大课间活动。 3、课余体育训练:我校的田径队、排球队、篮球队、等丰富的专向训练领域,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全体教师为了学生健康快速成长,科学训练、重点培养,用辛勤的汗水换来骄人的成绩。正是学校高度重视支持体育工作,把“健康第一”的思想摆在首位,才在提高全体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稳中求进,才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逐年提高;正是本着发扬“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运动精神,我们积极参加全国、市级、区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体育赛事和阳光体育活动项目,参与率达到90%以上。 我们认为:体育是一种竞技比赛项目,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阳光体育运动为我们开启了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所以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体育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课题,去品味体育文化的含义,探索体育工作发展新模式,从而提高全体师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去真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