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总结
红石学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我校实施了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特有的功效,受到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大课间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活动的发展,是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对课间活动的改革与创新。开展大课间活动旨在贯彻学校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情感,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兴趣,促进师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我们认为“大课间活动”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其本质就在于一个“大”字,具体表现在活动时间长,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师生共同参与等三个方面。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缓解学习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品质: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夺取胜利的信心与勇气;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落实
为推进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张正和校长亲自挂帅任组长,分管领导、体育组教师和班主任为成员,形成了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协调指挥,体育组教师和班主任具体实施的组织管理系统。成员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此基础上,明确落实了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工作制度要求。
1、领导负责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德育领导任副组长;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组老师负责制:(1)负责安排、活动选择;(2)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3)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4)负责训练。
3、班主任负责制:要想提高大课间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有相当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进行活动。
4、大队部负责制:负责组织评比(1)检查活动人数、所带器材、及活动情况;(2)检查进退场秩序是否快、静、齐,是否有混乱现象;(3)检查班主任是否积极配合活动开展。
三、精心设计,强化训练,科学实施
大课间活动虽然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是我们明确地认识到它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否喜欢大课间活动是成功的关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我们设计创编大课间活动的首要原则。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分管领导和体育组教师走到学生当中,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了解学生的兴趣,征求他们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见和要求,并对此进行梳理、归纳,形成设计创编原则和思路。我们还根据季节变化,学生兴趣的转移,适时调整背景音乐和自主游戏项目。因此,在整个大课间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始终热情高涨,劲头十足,兴趣浓厚,真正实现了把快乐与健康送给学生。
四、全员参与初见成效
我校大课间活动项目操作性强,宽敞的活动场地为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证。大课间活动,孩子热情高涨,劲头十足,兴趣浓厚,欢心愉悦,真正体验了快乐与健康。活动让师生走得更近,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使师生得到锻炼,得到放松。师生们积极参与大课间后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大大提高。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不论是在升旗仪式上,还是在学校集体大会中,学生头晕、脸色苍白等身体不适的现象明显减少,学生感冒、发烧的人数已大大减少;另外,学生不良视力有所改善,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所加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教师们的积极参与,也感觉到精神状态有良好的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五、不断完善长足发展
开展大课间活动,只是一个起步,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吸收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勇于创新和不断完善活动项目,尽快训练可供雨天、炎热天活动的室内操,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引入更多的特色内容供学生选择练习,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呵护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师生共同努力,呈现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锻炼、学会舞蹈、学会欣赏,真正实现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美好愿望。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