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镇中心校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面开展体育活动,锻炼学生身体。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根据《大安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课程为基础,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以及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位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 3、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文体活动制度、评比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使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 4、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5、加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 6、重视课外文体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扩大影响,营造氛围,建设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具体措施和方法 1、组织体育、艺术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关于“体育、艺术2+1”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加强活动指导,提高活动质量。 2、发动广大班主任老师积极投身到课外文体活动的实施队伍中来,发挥班主任老师在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确保活动的有序、安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外文体活动的教育功能。 3、在普及基础上追求良性发展。充分发掘学校文体教师的专业特长,满足不同兴趣、特长和层次的学生持续发展需求,做到活动时间、场地、内容、学生和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提高文体活动质量。 4、由体育、艺术老师负责,结合新课程要求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和本校实际的体育艺术“2+1”达标创优标准,明确考核目标,完善训练体系,提高锻炼成绩。 5、科学规划、制订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制度,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和一次全校性文化艺术汇演,每学期举行一次单项性文体活动,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展示自己,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成就感需求,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6、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教育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和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7、不断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参与课外文体活动提供条件保障。不断完善学校文体活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发挥校园网的信息网络功能,不断上传活动信息,扩大课外文体活动的影响,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活动氛围。 四、项目的选择 “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选项,原则上按教育部颁发的“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标准由学生自主选择。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目前确定以下项目为首选项目: 1、体育类:体操、队列、球类、跳绳、踢毽子等 2、艺术类:书法、声乐、绘画、民间美术。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学校成立“体育、艺术2+1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郭少武 副组长:张 磊 成 员:刘国辉 刘 军 连奇志 王军 武洪德 郭少华 2、狠抓“减负”,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发挥“主渠道”作用,要把“体育、艺术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要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开齐开足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严禁挤占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 3、落实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举办两次全校性文化艺术节。 4、分类推进,教师全员参与。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全员参与,以促进“体育、艺术2+1项目”顺利开展。 5、具体活动安排: 大课间活动安排:每天下午第二节下课进行,第一项是间操重做,第二项是学生进行跳绳、踢毽子、篮球等自由活动,第三项是自编操展示。 每周四的下午第二节为二课即艺术特长课,根据本校实际具体安排。 太 山 镇 中 心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