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思路
我国各项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改革也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改革需要也呼唤新的体育教育理念。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健身强体、育德促智、审美悦心、发展个性” 为宗旨,以群体活动为基础,落实“健康第一” 的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使用价值
1 .丰富与改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 。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新课程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阳光体育活动与大课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
2 .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项目符合《课标》的精神与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选择学生喜闻乐见、安全实用和具有锻炼价值的新兴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特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完全符合《课标》的四大理念,为实践《课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大课间体育项目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的发展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 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产生明显影响。
三、内容结构
1、活动时间: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
2、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与分班活动两类。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锻炼,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分组活动是指以各班级、个人爱好等为单位开展的活动,有领导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指导实施。大力提倡各班自行组织做游戏,形成班级特色。
3、活动内容和地点:
集体活动:第三套广播体操
分年级、班、组结合活动: 篮球、羽毛球、板羽球、丢手绢、跳绳(大、小)、跳皮筋、推铁环等。
4、组织管理:
①强化管理:建立"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做到人人参加活动。
②明确责任:以年级、班级和活动队为单位,选择活动项目;活动器材分班使用,集中保管,人为损坏按相关制度处理;活动过程实行领导、班主任和教师负责制。
③每一位学生除集体组织,必须选一项分散活动项目。
分项活动:
年级 项目1 项目2 项目3 项目4 项目5
一年级 跳皮筋 跳绳 打口袋 丢手绢 老鹰捉小鸡
二年级 拍球 立定跳远 跳绳 打口袋 丢手绢
三年级 板羽球 跳绳 打口袋 丢手绢 立定跳远
四年级 跳皮筋 跳绳 打口袋 推铁环 立定跳远
五年级 篮球 跳绳 打口袋 跳皮筋 推铁环
六年级 篮球 跳绳 板羽球 跳皮筋 推铁环
注:大课间活动除时间统一外,学校鼓励班主任协同任课老师发挥资源优势和自身特长,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创新,打造班级特色,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四、条件保障和安全
活动要求:
1、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严格按照学校规定认真执行。
2、各班级活动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
3、班主任与搭班老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全程参与,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班主任与搭班老师全程参与,不得缺席。
5、运动器材由班主任指定人员在做操的时候到体育教师手领取,领好放在活动场地。活动结束后及时归还。
6、由于学校器材有限,班主任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带、自制器材(跳绳、花毽、呼啦圈、羽毛拍、橡皮筋、小沙包等,根据本班的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自制)。
活动注意事项:
①、活动需要的器材,请各班班主任安排好两名学生到体育教师手领取。活动结束及时归还。
②、活动期间,班主任必须自始至终在场维护纪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有伤害事故发生,请班主任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伤情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伤害严重必须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并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校长室。
7、大课间活动领导、指导小组
年级 分管
领导 责任人 指导成员 时间
一年级 郝永平 班主任 科任教师 周一至周五
二年级 于振连 班主任 科任教师 周一至周五
三年级 周春源 班主任 科任教师 周一至周五
四年级 谢淑英 班主任 科任教师 周一至周五
五年级 苏冬梅 班主任 科任教师 周一至周五
六年级 王广辉 班主任 科任教师 周一至周五
音乐铃声控制:班洪波 后勤保障:于景福 、伊华
五、使用效果
此方案经过实践和修改。成功的推进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而且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在为学校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时空的同时,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
首先,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丰富多采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自学奋进的良好习惯,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
其次,师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大课间对自己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大有益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孩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合作的必须,坚持的重要。我们将继续深化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积极的向其他学校推广我们的经验。我们有信心发展以快乐为主旋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