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依法治教、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加强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学校筹措资金购置了体育卫生仪器设备,使学生体育活动和卫生保健得到了保障,较好地完成了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
一、领导重视、体系健全。
学校由校长主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分管,实行由校长领导下的体育、卫生工作负责制。学校设有体育组,工作流程为:校长——教导处——体育组组长——教师,体育、卫生工作由教导主任分管。学校体育卫生领导机构健全,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体育上课制度、体育活动课制度、体育课安全制度、卫生室各项制度、各种常见病的预防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紧急预案等,使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有章可循。学校领导定期研究布置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并将体育、艺术、卫生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中。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参加各类比赛以及维护场地购置器材,确保学校体育艺术卫生工作正常运行。
二、统一认识,规范常规。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体育、卫生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
1、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学校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宣传和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上,不仅使师生认识到“6+1>7”(即6小时学习加上1小时锻炼的学习效率大于7小时的学习效率)的道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2、健全网络,明确责任。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体卫工作水平,规范管理,学校成立了校长室领导下的由教导处、体育教研组、后勤等机构组成的校体卫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体卫工作机构,明确后勤、体育组、管理人员的职责,并建立了与学校各科室、各年级组经常化的工作关系,使学校体卫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安排一定的经费,为学校的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规范管理,落实常规。体育教研组制定了上课、训练、课间操、阳光一小时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冬季长跑、集体舞、教科研、场地器材使用、教师业务考核等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制订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两个条例”为核心。如在制订《班级工作考评细则》的过程中,提出量化管理的实施目标和评估标准,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使体卫工作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规定“三好生”体育成绩必须达75分以上,达标须在“良好”以上,“优秀班级”体育达标率须90%以上,从而使我校体卫工作从思想上和制度上得到了保证。
4、突出活动,全面发展。目前,我校体育活动已形成课堂与课间互补、爱好与特长相长、健身与训练共融,常规与特色齐飞的局面。学校除按部颁计划开足上好体育课外,同时学习了新的第三套广播操、踢踏舞、歌舞和武术操切实保证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严格按要求排定学生作息时间表, 学生上下午第一节课后大课间活动,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为三段式即:第一段广播操,第二段分组活动,第三段蹦蹦舞。活动分组由辅导老师组织进行小足球、篮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活动。所有安排的活动都由值周领导、值日教师和体育组进行抽查、记载,并予以公布,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寻求解决问题最佳途径。而且各项检查结果纳入班级常规检查评比之中,增强了体卫工作管理的实效性,收到了可喜效果,体育达标率86.03%。六一前成功召开了第三届“趣味运动会”。
5、紧缩资金,加大投入。为提高体育卫生器材配备率,在上级支持下,今年初教育局拨给器材以外,自购了大体操垫子、小体操垫、体操凳、跳绳、秒表等,按照标准全部达标。体育器材已完全满足体育教学、学生活动的需要。
6、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搞好学校卫生常规工作,在软环境上加大预防措施:首先大力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大队部同总务室制订教室、清洁区卫生检查细则,检查评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公开化,并将检查结果同“优秀班级”、“星级学生”的评比挂钩,促进了“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班班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其次,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通过疫苗接种预约单的形式及时提醒学生家长给学生接种疫苗,每月定期对教室、三室、厕所等场所进行消毒。再者,大力实施健康教育。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小广播、国旗下讲话、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身体与健康,每学年安排一次体检,每学期安排一次视力检测,并将学生视力变化比率、身体形态及时统计分析,向各班通报体检结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力求使卫生制度落实于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期中接受地区、县教育局、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检查,取得了可喜成绩受到了好评。
三、教学科研,相互促进。
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我校体育教研组长期坚持教学“六认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并从我校体育传统项目(长跑)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了长跑教学与训练的课时。运动成绩逐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探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打下了基础。同时还积极挖掘体育课的文化内涵,实现体育课的德育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顽强、勇敢、积极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由于全体体育教师的辛勤努力,近年来我校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均达到一定的水准。
在学校体育卫生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要求还相距甚远。我们将继续努力,创造条件,因校制宜,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以促进我校体育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