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第一中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通化市第一中学校 体育节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我校学生的风采,引导师生做先进体育文化的传播者,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学校研究,定于2014年12月举办“2014年体育文化节”。 一、活动主题 快乐健康运动  构建和谐校园 二、目的意义 1、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我校体育运动的整体水平。 2、以体育节为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励竞争意识,发扬团队精神,促进班级、部际交流,增进友谊。 3、展现运动风采,弘扬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文化,全面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身心健康成长,营造浓厚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三、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张国华 副组长:付 强 张嘉平 李东辉 徐善勇 张晓东 成 员:王立新 赵立强 窦 毅 周龙江 孙国民 范 悦 安 东 路炜俊 桂 凌 任俊杰 孙胜男 2、成立体育节组委会 组 长:付 强 副组长:张嘉平 成 员:王立新 赵立强 窦 毅 周龙江 孙国民 范 悦 安 东 路炜俊 桂 凌 任俊杰 孙胜男各班班主任 3、成立仲裁小组 组 长:付强 张嘉平 成 员:王立新 赵立强 路炜俊 桂 凌 孙国民 范 悦 四、竞赛办法 1、项目设置: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女子单打比赛;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女子单打比赛;毽球男子团体赛、女子团体赛。 2、比赛组别:高一男子组、女子组;高二男子组、女子组。 3、竞赛规程:各项目均采用淘汰制,采用各项目最新规则。 羽毛球项目:三局两胜制, 21分制,每球得分制。赛中每局首先得21分的一方取得该局比赛的胜利。20平后并领先对方2分,方能取得比赛胜利,29平后,先到30一方为胜。决胜局11分交换场区。 乒乓球项目: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11分制,决胜局时,5分交换场区。 毽球项目: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15分制,每球得分制,。某队得15分直至比对方队多得2分时,则为胜一局。决胜局开局前重新选择球权,当一队先得8分后,双方交换场地。比赛采用单淘汰制,抽签进行。 五、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进程表 2014年11月24日 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进行部署安排。政教处通过校会进行宣传动员,体育组组织召开体委会,下发各竞赛规程。 2014年11月24—26日 高一、高二各班级组织报名,体育组进行编排竞赛日程。 2014年11月26日 下发竞赛日程表。黑板公示。 2014年11月27—30日 举办“2014年通化一中体育文化节”乒乓球项目比赛。颁发乒乓球比赛证书。 2014年12月1—4日 举办“2014年通化一中体育文化节” 毽球项目比赛。颁发毽球团体比赛证书。 2014年12月5日 举办“2014年通化一中体育文化节” 羽毛球项目比赛。 2014年12月13日 颁发羽毛球比赛证书,宣布“2014年通化一中体育文化节”闭幕 。 六、职责分工 1、体育组:负责活动总体策划、编排、组织和实施;裁判员的培训、安排;检查比赛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等工作。 2、政教处、办公室:具体负责摄影、宣传报道等工作。 3、仲裁组:负责协调解决比赛过程中的各种纠纷和矛盾。 4、乒乓球项目组:高一年级路炜俊、张晓东老师负责;高二年级王立新、周龙江老师负责。 5、羽毛球项目组:高一年级孙国民、安东老师负责;高二年级赵立强、孙胜男老师负责。 6、毽球项目组:高一年级范悦、任俊杰老师负责;高二年级桂凌、窦毅老师负责。 七、报名办法 1、乒乓球项目每班男子、女子至少各报2人;羽毛球项目每班男子、女子至少各报2人;毽球团体赛分为男子组、女子组。 2、高一、高二年级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在读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报名学生必须参加保险,未参加保险或有特殊体质的学生不允许参赛)。 八、工作流程 1、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安排。 2、通过校会、班会、体委会、广播等进行宣传。 3、体育组进行编排工作。 4、做好各项目裁判员培训工作。 5、各项目负责人组织比赛。 6、颁发证书,宣布闭幕。 九、奖项设置 1、团体项目:录取前八名。 2、单项赛项目:录取前八名。 3、体育道德风尚奖:颁发给在本次体育节中道德风尚表现优异的班级。 4、优秀组织奖:颁发给优秀的体育教师、班主任。 5、优秀裁判员:每个项目各评选4名,颁发给本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裁判员。 6、最佳核心工作者和突出贡献奖。 十、安全教育 1、政教处及各班班主任在体育节期间要加强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教育。 2、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在报名前做好学生体质状况调查,有特异体质的学生不能参加比赛;每一次体育比赛前,应对学生做好运动安全教育。 3、各班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前,应正确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身体有不适情况,应主动向老师提出,马上停止参加活动。 4、比赛前,学生应做好热身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应避免做一些危险动作或超出自己能力的事,若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发现这类情况,应及时加以制止。 5、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加强伤害事故的防范。 6、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有不文明行为,更不能违背体育道德。情节恶劣者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并全校通报批评。同时取消其所在班级精神文明班级评选资格。 十一、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这次体育节是我校一件盛事,必将开拓我校体育健康工作的新局面,各年级、班级、政教处、体育组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组织与领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整个体育节的活动质量和效果。 2、精心组织、工作落实到位。各组要精心策划活动方案,认真组织、策划、实施,做到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落实。 3、讲求实效、宣传发动到位。工作思路要清晰,活动目的要明确,宣传工作要到位,努力使全校师生了解并积极参与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力度,扩大体育文化节在学生甚至家长中的影响,创造体育文化节的品牌效应。 4、实事求是、总结反思到位。各位教师要认真负责,善始善终,活动前广泛发动,活动中严密组织,活动后认真总结。同时做好各类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十二、比赛期间,所有进入体育馆的人员比赛换好干净的运动鞋(黑色鞋底禁入)。 十三、本组织方案解释权属于通化一中政教处,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通化市第一中学校 201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