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利安中学2014-2015学年度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和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为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而努力。 二、实施原则 (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根据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二)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标准的实验和相关的教学改革。 (三)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逐渐形成具有如初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形成我校的特色项目。 (四)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立适当的“2+1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艺术技能水平。 (五)实事求是,认真抓好两操一活动,根据课本与课程设制要求,将课程与 “2+1”有机地结合,将课堂抓牢抓实。 三、 实施对象 七、八、九年级学生。 四、项目“菜单” (一) 体育类项目 普及类:篮球、羽毛球、毽球、立定跳远、跳绳。 竞赛类[校队]: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100、200、400、800米、跳高、跳远、耐久跑等)。 (二) 艺术类项目 普及类:硬笔书法。 竞赛(表演)类:舞蹈、民间美术(剪纸)、绘画、摄影、声乐(合唱)。 五、实施办法 (一)健全机构 组建学校“2+1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 兵 副组长:周玉贵 王新春 组 员: 李明均 王勇霖 杨天平 敖德平 秦春兰 袁良 全体班主任 (二)操作程序 1、“2、1项目”内容的选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在学校提供的项目“菜单”中自选一项或二项技能;也可以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素养等方面代为选择“2+1项目”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向学校提出申请。 2、项目选定之后,学校统一调控。由领导小组分别根据学生所选定的内容进行统筹安排,确定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及每个项目的参加人员和辅导(带队)教师。 3、安排 “体育艺术2+1项目”每周活动表。时间:下午第二节课后广播操时间。形式:A)打破传统的单班授课形式,以选定的“2+1项目”内容定上课人员;B)打破传统的授课内容,以选定的“2+1项目”内容为主教材进行授课。C)打破传统的期末测试办法,“2+1项目”实验工作实施方案意见,采取统一认定和随时认定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名学生所掌握的艺、体技能进行认定。 4、“2+1项目”活动成绩的认定。 (1)认定方式。A)学生本人现场表演、创作和测试,按有关标准进行认定;B)凡参加校级以上艺、体类竞赛(含校级),获得前六名,或获得艺术类考级证书,或达到三级以上运动员等级的学生认定为优秀;C)凡参加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文体部门主办的文艺汇演、展览、展示活动,参加县级以上电视台、电台的专题活动,在县级以上(含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美术、书法作品的学生如果能出具有效的参加证明,则认定该生为优秀;D)采取证书认定、测试与其它认定方式相结合的认定办法。 (2)认定等级。认定分为优秀、合格两个等级。 (3)学生在获得“2+1项目”认定后,班主任要立即将该生的认定结果填写在学生本人学籍电子化管理档案中。 (4)为促进学生对“2+1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班级要在学习园地内张榜公布每名学生“2+1项目”的结果。 (5)学校将“2+1项目”列为个人、班级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个人达不到“2+1项目”合格标准不能评为优秀;班级“2、1项目”合格率达不到75%以上的,当年不能被评为先进班级;班主任不能被评为先进教师。 (6)每年学校将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对认真实施“2+1项目”工作的班级、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三)场地器材及经费: 1、体育场地:塑胶篮球场2块,塑胶田径运动场,乒乓球训练场。 2、体育器材:室外乒乓台;篮球,羽毛拍,足球,乒乓板若干。 3、艺术场地:音乐室1间;美术工作室1间。 4、艺术器材:画板、画架、静物等绘画器材;版画工具材料;剪纸工具材料;钢琴。 彭州市利安中学 201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