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教体艺〔2011〕2号)、《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实施意见》(川教〔2011〕135号)和《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通知》(成教办〔2011〕3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成长,特如下实施方案:
一、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
(一)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初中每周体育课3课时。
(二)把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认真组织实施。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眼保操和广播体操及跑操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下午统一安排15分钟的眼保操的小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中体育锻炼。
(三)把“体育、艺术2+1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以及学校体艺社团建设工作作为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精选项目,创新教学,确保体育活动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
二、学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机制内容
1、完善工作机制机构、制度建设
(1)建立领导小组。校长张兵任组长,体育工作分管领导王新春、杨天平任副组长,专职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为成员。组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足额、组织管理人员到位、经费充足、奖惩兑现;副组长负责领导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具体工作,做好各班学生体育活动情况的督查考核;成员负责完成学校分派的各项具体工作。
(2)成立工作小组。副校长王新春任组长,杨天平任副组长,教务处、德育办、后勤处工作人员、班主任、专职体育教师和有关教师为成员。教务处科学安排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配备相应师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直接组织工作,确保本班学生全员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体育课质量,组织、落实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证活动质量和效果;德育办检查落实“两操一活动”的开展情况;学校后勤要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供安全可靠的后勤保障。学校各部门和文化课教师都要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支持和参与这一工作。
(3)建立政策、经费保障制度。对具体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教职工,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计算课时量。
2、具体工作
(1)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不得随意将体育教师改为他用,确保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要全面落实“人人都是体育运动指导者”的理念,鼓励所有学科教师投身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工作。
(2)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师引进和培训,加强体育教研活动,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体育教师学科教育理论、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切实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主阵地—体育课的效益。
(3)创造性工作,积极探索“体育、艺术2+1项目”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完善“学生人人有喜爱体育项目、班班有特色体育活动、学校有较高水平运动队”的彭州模式体艺社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毕业时熟练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和拥有一项艺术特长。
(4)学校在显要位置公示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方案、时间安排、活动内容、主要措施、评价机制和监督电话(83708548),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
(5)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体艺社团活动、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达标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把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与学校有关部门的考核、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挂钩,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6)认真组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按质按时将采集到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接受上级督查。
(7)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艺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8)加大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全社会都主动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实现身心健康、体魄强建、充满活力的目标。
2014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