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把大课间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经研究决定,特制定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第五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把大课间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经研究决定,特制定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1.改变单一的课间活动模式,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愉悦学生的身心,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 2.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3.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消除脑力疲劳,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实施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充分发挥大家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激励,做到人人有项目,个个爱锻炼。 2.科学性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 发展特点,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地恰当地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活动量。 3.教育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谅互爱,团结协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 竞争意识,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4.创造性原则。 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编自创各种趣味体育活动,集思广益,自制器材,让大课间活动时时有趣,常常新鲜。 5.愉悦性原则。 选择健康的游戏及韵律操、踢毽子、跳绳、转呼啦圈、拍球等有趣的活动,将艺术、体育及特色创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活动。 6.实效性原则 活动的开展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三、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李鹏 副组长:曹显军 崔苁蓉 成 员:武永宁 纪茹 杜莉 杨静 职 责: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组 长:崔苁蓉 成 员:武永宁 纪茹 刘国庆 各正副班主任 杜莉 杨静 职 责: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四、活动内容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学期的大课间活动包括《弟子规》韵律操及各班规定的体育活动等。由晨练微课堂和健身大课间两部分组成。 (一)晨练微课堂: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采用跑步和其它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二)健身大课间: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采用韵律操和其它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三)遇雨雪等异常天气,由各班班主任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学楼内进行活动。 五、活动流程 1.晨练微课堂(30分钟) (1)学生有序入场及原地跑步走(10分钟):出操音乐响起,各班学 生迅速在教学楼前本班指定的位置集合,站成四路纵队,由杨静老师指挥,各正副班主任配合,随音乐开始出操。 (2)体育活动(18分钟):以班为单位,由正副班主任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踢毽子、转呼啦圈、丢沙包、跳绳、做游戏等体育活动。 (3)学生有序离场(2分钟):在音乐声中,各班整队回教室,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2.健身大课间(30分钟) (1)弟子规韵律操(10分钟):出操音乐响起,各班学生迅速在教学楼前本班指定的位置集合,站成四路纵队,由杜莉老师负责,各正副班主任配合,随音乐开始做《弟子规》韵律操。 (2)体育活动(20分钟):以班为单位,由正副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训练及各种体育活动。 六、实施方法 (一)明确职责 1.大课间活动由教务处具体负责,随时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副班主任要每天参与班级的大课间活动,协助班主任组织、监 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确保学生的安全。 3、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 (二)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将安排专人每天按时检查,并进行量化打分,结果纳入正副班主任的绩效考评中。 七、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政教处、教导处、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 2.各班学生必须在规定区域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现象。 3.检查人员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所有正副班主任都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 第五小学 2014年9月